子曰:“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。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。”
解释翻译
孔子说:“学生们,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?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。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。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。”
这段话夫子是讲自己的道行,没有丝毫的隐瞒,都传给自己的学生,可是学生未必能够明了。我们看《雪公讲要》,他引《论语集解》说到,「包曰」,这是包咸他说,「二三子,谓诸弟子」,这『二三子』,就是讲孔子的这些弟子们,特别是常常跟着孔子的,老夫子的常随众。「圣人智广道深,弟子学之不能及,以为有所隐匿。故解之也。我所为无不与尔共之者,是丘之心也。」这是讲孔子的弟子以为夫子有所隐匿,就是他有留一手,没教完全,实际上这是错会了,夫子无所隐匿。圣人智能广大,道行深远,只是弟子学之不能及,他学不来。学不来,就以为夫子是不是有些东西没教我?怎么他的境界这么高、智能这么广,我都比不上?这个想法是错的,夫子为他们做个解释。
所以这一章是解释给弟子们听的,说『吾无隐乎尔』,我没有什么隐藏的,真的是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,我所知道的没有说不跟你们共享的。这是夫子的存心。这里讲『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』,这个「与」,可以说是给与,跟弟子们分享。这个「无行」,就是没有这种行为说不能跟弟子们分享的,真的是所学全都传授给弟子们。但是弟子们能接受多少,这真的就看各人的造化,各人根性不一样,所接受的教诲就有高下了。这不是说夫子对弟子们有不平等,夫子的教育是平等的,就好像天降雨一样。天下雨的时候,它的这个水是平等的遍洒大地,没有说这个地方我下多一点雨,那个地方下少一点雨,不是,它是平等的。可是地上的植物吸收水量就不一样,大树它是根深叶茂,所以它吸水量就多;那小草它就根浅,所以吸收的水就少。吸收的多少,不是因为天下的雨不平等,而是因为这些在地上的树木花草它们自己根性不一样。所以弟子们在同一个老师会下学习,各人成就不一样。原因是什么?那看自己。什么人能够学得好,真正能得老师的真传?必定是有十分诚敬心的人,他就能够得夫子的心传。
在夫子三千弟子当中,唯有颜回一个人他得夫子心传,什么原因?夫子评论他「好学」,他好学。那何以好学?因为他对夫子真有诚敬,尊师重道,所以能够「不违如愚」,对老师的教诲没有一丝毫违犯,百分之百落实,真正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,所以颜回成就了,他真正是夫子的传人。夫子的教学会不会说特别对颜回多教一点?没有。如果是对颜回多教一点,对其他人少教一点,那是他有分别心了,老师怎么能有分别心?夫子讲自己有教无类,无类就是没有分别,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教。所以成就高低与否,那就要看弟子本身。
我们再来看《朱子集注》里面他有一段话讲,「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,故疑其有隐,而不知圣人作、止、语、默无非教也,故夫子以此言晓之」,所以夫子他对弟子的教育没有丝毫保留。因为夫子之道太高深了,「不可几及」,几是接近,及是达到,连接近都无法接近,更何况达到?像颜回形容夫子之道,「仰之弥高,钻之弥坚」,就像上山一样,上到一个山头,又看到那是更高的山在上面,仰之弥高,愈看往上愈高;愈钻研下去,发现这里头愈坚实、愈深厚,这是夫子之道高深莫测。因为夫子成圣人了,诸弟子没达到这个境界,真的他不知道圣人的境界是怎么样的。佛门里面的术语说,不知道菩萨的下脚处,初地菩萨就不知道二地菩萨的落脚处。这个不知道,不是说我是初地,这一年级,你是二地二年级,我虽然不知道完全,我总知道一点,不是这样,是完全不知道。差一等级就完全不知道,没到这个境界。
所以弟子的这种疑惑是难免的,他们怀疑夫子是不是有所隐藏?他们不晓得「圣人作、止、语、默」都是在教学。圣人并不是老在说,但是他的教学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,这个作、止是讲他的动和静,作是在活动的时候,止是停止,不活动,止静了,语是讲话,默是沉默。你看,动、静、语、默,全都在教学,都是在启发弟子们觉悟,所以真正是循循善诱。圣人教学首先是做个样子给你看,譬如说夫子温良恭俭让,他做出个样子来了,温是温和,良是善良,恭是恭敬,俭是节俭,让是谦让,这圣人的气质,他表现出来了。子贡看出来了,子贡给他的老师总结出这五条,那他看出来了,当然他就能够学习。看都看不出来,没办法学,夫子有隐藏吗?没有,每天都是这样表演的,只是你没看出来。子贡这是看出来了,他得利益,他受教了;没看出来的,那就没受教。所以讲话是教学,不讲话的时候也是在教学,走路或者坐下来,甚至躺下来,行、住、坐、卧,无非是教学,表演出圣人的样子给你看,让你去学。
这个跟佛法里的教学是一致的,释迦牟尼佛跟夫子一样,也是老师,也带着很多弟子,常随释迦牟尼佛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。《金刚经》上有这样的记载,释迦牟尼佛每天都托钵,入城乞食,次第乞食,乞完了,把饭菜拿回来,大家一起用。用完了之后,把脚洗干净,在蒲团上面打坐,然后开始今天的教学。你看,天天都是这样生活,他过着很简单的生活,很清净的生活,很自在的生活,几十年都是这样的。终于有一天须菩提尊者,这是弟子中解空第一的,忽然间看出释迦牟尼佛的这种表演,感动得痛哭流涕,赞叹如来善付嘱诸菩萨,付嘱就是教学,他善教。你看天天都是在教,他终于看明白了。然后向释迦牟尼佛请问,问了两个问题,「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应住就是心住在哪,应该住在哪?云何降伏其心,就是我怎么降伏我的烦恼心?释迦牟尼佛是为须菩提解答这两个问题,说了一部《金刚经》,缘起就是他的生活表演,这个叫三转法轮里面的示转,先做个样子给你看,你看明白了,就向他请问了;然后他劝转,劝导你;最后还作证转,给你做证明,这三转法轮。所以佛跟孔子一样,作、止、语、默,无非教学。
所以夫子讲这一章是教导弟子,我善教,你们也要善学,你不善学,天天跟老师在一起,也没用,白浪费时间,要用心。《朱子集注》里面讲这个「与」,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」,这个与当示字讲,这个讲好,示就是示转,示现个样子给你看,你看明白了,那你就照着学。圣人的样子是性德流露,我们还没有证得本性,还没成圣人之前,先学这个样子也好,我们的行为能随顺性德,慢慢、慢慢做习惯了,也就回归自性了。
这里《雪公讲要》里面解释这个「吾无隐乎尔」,这个尔字是个虚字,因为什么?有的批注解释「吾无隐乎尔」这个尔是实指,指二三子,指这些弟子们。这个意思就跟底下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」,就重复了,所以尔作语气助词、虚字来解比较好,这是个释词的。
雪公他有一段话解释说,「他注或以圣人独提出一行字,盖以躬行望二三子也。此解以行示教,固无不可,然圣人言教亦不可无。故行字中当含有言意。圣人之智愈广博,而愈无处不在,道愈深微,而愈无时不显,故不但无所隐秘,且所为者无不是指点二三子,故曰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。」这是解释最后这句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」。这里特别解释这个行字,先儒有些批注说,圣人他希望弟子们也能像他一样躬行实践,就是力行圣贤的教诲,这个行字跟力行那个行是一个意思,这是讲到身教,以行示教,这个解释是可以的。但是除了身教以外还有言教,讲这个行应该也包含着言教在里头,圣人的教育既有言教,也有身教。圣人智慧愈广博,就愈是无处不在。这个无处不在,是讲的智慧无处不在,也就是处处都有智慧。道愈深微,就愈是无时不显,就是时时都显明这个道。《中庸》里面讲的,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」,这是真的,圣人把这个表演出来了,无时无刻不在显现道,所以没有办法隐匿的。想隐都隐不了,怎么能隐?我们行善,这是善道,人家能看得出来;我们作恶,这恶道也能看得出来。说老实话,一个人行善行恶,全表现在他的气质上,不仅说圣人的作止语默都在显现这个道,一般人、凡人,他的作止语默也不是同样显现道吗?只是这个善道、恶道不一样,没办法隐。
「且所为者」,所为者是圣人言教、身教,他的生活一举一动都是什么?都是在指点弟子们。真的,圣人来到我们这个世间,做什么?就只有一桩事情,教学,为我们做好榜样,所谓「学为人师,行为世范」。那我们也要学这一点,我们的生活其实不也在教学吗?看你是把众生教好,还是教不好、教坏。你要做好样子,这就能够影响周遭的人,把周围的人带到好的道上;如果我们行为不善,就把周遭的人都带到不好的道上面。不光只是人,就是没有人的时候,那还有鬼神存在,你怎么教导鬼神?你的行为,为鬼神也是在做样子,他们也在学。所以《大学》里面讲的,「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!」这是真的,那不可以不谨慎。
那么圣人他觉悟到了,他真正有使命感,什么使命?我要来把众生教好,他有这个使命感。所以处处都提起警觉心,一言一行,甚至起心动念都想到,我这个样子是把众生教导好,还是教不好?教他善还是教他恶?如果这个影响是恶的、是不好的,立刻放下,好的我们才继续。圣人有这个警觉心,所以无时不在教学,「故曰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」。真的,不仅圣人如此,每个人都如此,每个人都在给周围的人做榜样,都在教学,你的言语造作都是影响周遭的人。如果这个社会里面好人多、善人多,大家都在说好话,行好事,做好人,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社会了。那我要从自己做起,和谐社会是我的责任,从我来做起,正己化人。
朱子又引「吕氏曰」,吕氏是程颐的弟子,是程颐四大弟子当中之一,他是吕大临,跟游酢、杨时、谢良佐并称为程门四先生,四大弟子。吕大临他是宋朝的太学博士,精通六经,在这里批注说,「圣人体道无隐,与天象昭然,莫非至教。常以示人,而人自不察。」圣人他能体会大道无隐,大道是什么?真相,宇宙人生的真相它没有隐藏的。这个真相是讲到宇宙的本体上来,真相是什么?宇宙万物都是这个本体所现的,道家讲是道,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」,所以万物它的源头是道,大道无形,生养万物,大道没有形状,我们眼看不到,耳听不到,身体触摸不到,甚至连意识心都想不到,这是佛家讲的自性、真如、实相,这是宇宙的本体。虽然它无相,但是它又无隐,没办法隐,为什么?到处都有道。为什么?整个宇宙万物全都是道所现的,所以宇宙万物都有道,道遍一切处。所以你看佛门祖师考问弟子,弟子开悟了,老师问他,「你说自性在哪,道在哪?」他随便拿起一物,「就在这」。祖师点头,给他印证,他开悟了、他见道了。确实到处都是,大道无隐。你说我看不到道,那你是迷在相上,迷在相上就见不到性、见不到道。
打个比喻说,黄金这是道,用黄金做出来种种的形像,譬如说做一个孔子像,做一个老子像,再做一个凡人像,做个锺茂森的像,这是代表凡人,做个圣人像,做这些宇宙万物各种各样的像,全是黄金做的。你不能说,那个圣人的像才有道,我锺茂森的像就没有道,都是黄金做的,道在这些像上遍一切处。所以古德讲「以金作器,器器皆金」,就是这个道理,器是器具,这些物体,你用黄金做出这些器具,像手镯、项链、戒指,做出来了,它们都是黄金,器器皆金。圣人他明白了,从相上看到性,他看那个手镯,看到戒指,他知道这是黄金,他看到性了,看到道上面了,大道无隐,黄金就在眼前。凡人看不到性,他只看到相,这是手镯,手镯不是戒指,这两个是很不同的,你问他黄金在哪?黄金他找不到,他只看到手镯、看到项链、看到戒指,住在相上,看不到性。大道有没有隐?没有隐,只是我们自己眼睛给障住了,凡人就是这样。从这些相上,不懂看那个性、看本体,本体是平等的,相上是有差别的。看差别的相,他生分别执着心,我喜欢项链,我不爱戒指,这是分别执着,虚妄的,不都是黄金吗?而且你不喜欢项链,你把项链熔掉,再打个戒指也行。所以真正看到性了,他就平等了,没有分别、没有执着。
「与天象昭然」,这是比喻大道无隐,就像天上的这些星体,日月星辰,昭然存在,你可以看得清清楚楚,「莫非至教」,都是教化。「常以示人,而人自不察」,圣人拿这个道来给别人看,示就是给你看,指示给你,可是我们没办法觉察,就是因为有分别执着,所以不能见道。这个「吾无隐乎尔」,雪公的批注里面讲,「吾无隐乎尔」是什么意思?「孔子言语行为心意皆无隐藏。圣人之学明显而无秘密」,这是真的,没什么可隐密的,只是你能不能发觉而已,他都已经全部给你显现出来。所以圣人之学,我们怎么求得?「诚心求之可也」,要有诚心,真诚、恭敬,这个是得圣贤之道关键之所在,所谓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」。学习圣贤教育不是搞热闹,现在谈起传统文化好像觉得挺时髦的,国家一提倡,大家都很乐意学习,这是好事。那谁能够真正得传统文化的精髓?那些讨热闹的,心浮气躁,他得不到,他得到的只是皮毛。什么人能得到精髓?诚心求之的人。他不是为了热闹,不是看别人都在学,他才学,他是真正立志成圣贤,他有这个志向,然后把心定下来,认真的深入圣贤之学,而且锲而不舍,一直去追求,这才能够有一天得道。
「然而,求之不诚者,其不诚之心亦无隐藏」,确确实实,学传统文化的人当中,真有不诚心的人。不诚心的人是什么样子的?有的把学传统文化当作消遣,这是个时髦的事,茶余饭后把一些古圣先贤的话拿出来当作聊天的主题,比过去谈那些不三不四的话要清雅很多了,这个是高级的消遣,他不是真学,这个不行。有的看到传统文化里面的老师,个个都在跟他学,他也一窝蜂上,凑热闹来的。看到没有很多信众的老师,他也就起了分别心,这是依人不依法,看人而没有重视法,这也不对。应该怎么样?佛教我们是「依法不依人」,我们认真学道,不是说看这个人有多少名气,这个人是不是很多信徒跟着他,这才跟他学,看个表面现象,没有把心思放在所教学的内容上,这也是不诚。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一面幌子、一个招牌,显示自己算是有德行的人、有文化的人,出去外面跟人招摇一下,装点装点自己,这都是不诚心。不诚怎么能学到真道?
最重要的,我们要把不诚的因素放下。什么因素?不外乎十六个字:名闻利养,五欲六尘,自私自利,贪瞋痴慢。有这十六个字,这心不诚。心诚一定要把这十六个字放下,这心才空了、才清净,然后这才是个法器,就像一个容器,你把原来的脏东西倒掉了,洗干净了,你这容器可以装甘露水了。所以跟老师求学,最重要的是有这分诚敬心,对老师那是十足的恭敬。恭敬不是说老师希望你恭敬,如果希望你恭敬的那个老师就不是好老师,因为他名利心放不下。为什么要恭敬老师?自己得利益,我能够尊师重道,我真正可以得到法益,是为这个的。这样的心态来求学,老师看到了之后,他一定会认真教你。不认真教你就对不起你了。
你看看颜回对夫子那种恭敬、那种赞叹,那是由衷的、真诚的,夫子当然去教他。在夫子门下,真正有成就的人,曾子,包括子贡都是如此,都是对老师有十足的恭敬。像《孝经》里面,曾子事奉在老师身旁,老师问他话,说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,汝知之乎?」你知不知道?曾子他的表现,「曾子避席曰: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」你看他这个话,他站起来,他不再坐在自己的席位上,避席就是站起来了,老师问话立刻站起来,不会老坐在那大滋滋的样子,站起来之后跟老师讲,「参不敏」,就是我不聪明,我很愚钝,我何足以知道先王之至德要道?请老师开示。所以这样的恭敬心,当然老师就会把平生的所学和盘托出,毫不隐藏,这叫师资道合。
如果换作我们,对老师没有这样的恭敬心,老师问我们话,我们也不站起来,回答也是没有那种恭敬心,言不由衷,精神也不集中。这老师一看,不能再跟他说了,说了也没用,说的是废话,他接受不,就不说了。所以人诚不诚恳,瞒不过人,能瞒到的,只是那比自己差的,没有德行、没有学问的愚人,那可以瞒。真正有德行、有学问的,怎么能瞒得过?所以「其不诚之心亦无隐藏」,诚之心也无隐藏,不诚之心也无隐藏,什么都没有隐藏。《大学》里面讲的「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」,那真的,我们从里到外都没有隐藏,甚至连我们自己的肺肝都能让人看得到。我们心里想什么,真正有智慧的、心清净的,他就能看到、就能明白。你一个眼神、一个动作,他就晓得你是心里想什么,除非你没有动,你一动,马上这个意思就显发出来。
「思之,思之」,李炳老在这里提醒我们,要好好的思考一下,想明白了,一定要用诚心。想要成圣成贤,最关键的就是个诚字,圣人做到一切无隐。像宋朝司马光,他说,「平生无事不可告人也」,没有说不能告人的,不可告人的事都不是好事,你看他的真诚心。而说老实话,你觉得不可告人,人家也都知道,真正是古谚语讲的,「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」。你能瞒的,真的就是愚痴的人才能瞒得过,有智慧的人你瞒不过,师长瞒不过,天地鬼神、圣贤、佛菩萨,更瞒不过。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就更加彻底,经上讲,我们这一念动,周遍法界,整个宇宙所有众生他都有感受,高级的生命全都了解,一念周遍法界。所以「思之,思之」,教我们慎之慎之,要谨慎,我们这一个念头都是周遍法界。极乐世界、华藏世界所有佛菩萨全知道,能瞒得过谁?
下面蕅益大师批注里面解释说,「卓吾云:和盘托出」,李卓吾先生讲的和盘托出,这是讲夫子他毫无隐瞒,平生的学问和盘托出,全给你分享。这甘露水就摆在这,你去喝,你能喝多少就喝多少。那你能喝多少就看你自己的量有多大,你量小的你喝得少,量大你喝得多,量就是你的诚敬心。是不是老实、听话、真干?对老师的教诲是不是一点异议没有,完全接受?要真是这样,一点折扣都不打的,你这个量是最大的,成就是最快的,这个颜回做到了,他是「不违如愚」,别人看他好像老师教什么他从来不违犯,像一个愚人一样,傻傻的,这真正大智若愚。
下面又讲,「方外史曰:正惟和盘托出,二三子益不能知」,方外史讲的又是另外一个角度,夫子这边是和盘托出,教学没有隐瞒,可是「二三子」弟子们也不能知,为什么?他接受不了,他会以为夫子有所隐瞒,他没有反求诸己,所以全都是自己的问题。底下是用佛典两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,「如目连欲穷佛声,应持欲见佛顶,何处用耳,何处着眼」。
「目连欲穷佛声」这个故事,是讲佛的大弟子目犍连尊者,他是弟子当中神通第一,神通广大,大阿罗汉。他听佛说法的时候,他突然就想到佛的声音究竟能传多远?因为佛这个妙音,讲法的时候他不用麦克风,不用藉助任何仪器,就传到每个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你看看,《无量寿经》会上,两万人的听众,比丘加上清信士,比丘是一万二千人,清信士就是男众在家人七千人,清信女,比丘尼和清信女各五百人这是一千人,加起来两万人。两万人的大会,这是人道上的就有这么多的众生,还有菩萨道的、天道的,那更不计其数。现在这两万人的大会里头,你不用麦克风能行吗?佛讲法不用,每个人都听到佛好像就在我面前对我讲的一样。
所以目犍连就想,到底佛的声音范围能传多远?他就想试一试,他就跑到十里路以外,还是听到佛的声音,就好像在面前跟他讲。他就用神通力飞到天上,无论他飞多远,他还是听到佛的声音,好像就在他耳边讲话,非常清楚。这时候他发了个狠,拼命的飞,用足他的神通力,一直飞,飞出了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是十亿个银河系这么大,。飞出去之后,过了很多很多的世界,把他的神通力都用尽了,到了另外一个佛国土,那个佛国的国名叫大身,因为那里的众生身体都很庞大。目犍连就飞到那个国土去了,看到有一条路很平坦、很光滑,他也累了,躺在这个路中央。结果没想到,那不是条路,是什么?是大身国的那些众生他们用的碗,碗的边缘,他睡到这上面去了,他以为是条路。
大身国当时有佛在讲法,大身佛跟弟子们讲法,弟子们一看,这哪来的小虫,长得跟人一样,在碗钵的边缘上睡觉。结果大身佛对他的弟子们讲,你不要瞧不起这个人,这个人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,他要测试佛的音量有多大,所以他飞到这来了。但是他还是听到佛在讲法,好像跟他耳边讲一样。这时候,目犍连被这个声音吵醒了,知道已经来到大身佛国,他因为还是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声音,他对大身佛说,「这是怎么回事?怎么佛的声音真的是遍虚空法界?」大身佛告诉他,「是!佛的声音没有远近之分」,远近是什么?你自己心目中的一个空间概念。实际上,爱因斯坦用相对论都证明了时间和空间都是假象,不是真的,你的远近是空间的那种相,那个相是假的。实际上没有远近、没有去来,也没有时间,没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都是同时存在。目犍连他没到这个境界,所以他不了解,佛在经上已经讲得很多,但是他不能体会,他要测试佛的声音,他忘了这声音是从自性发出来的。自性遍一切处,不来不去,所以他无论跑到哪里,在宇宙任何一个角落,听到声音都会是一模一样的,就好像佛在他耳边说话一样。
目犍连使用神通到了大身国,他飞不回去了,他就向大身佛求救,「我怎么回去?」大身佛告诉他,「你就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就能回到你这个佛的座下」。目连就合掌称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」,立即就回到释迦牟尼佛座下了,这也证明不来不去。只要你这念头一动,你这身体可以到宇宙的另外一个角落,这是我们人的本能。目犍连这神通不算什么,我们本能就跟佛一样。这是讲「目连欲穷佛声」的故事。这他不是佛的境界,他真的不能够理解,所以他还打这个妄想要去测试佛的声音。
「应持欲见佛顶」,这也是个故事,在《大宝积经》里头。应持是一位菩萨,他的名号叫应持。根据经上记载,这位菩萨是在怀调世界,不是在娑婆世界,是在另外他方国土。这位菩萨他神通广大,能够游行于诸世界中,所以他从怀调世界来到娑婆世界,来顶礼、供养释迦牟尼佛。当他顶礼完毕之后,应持菩萨心里就动了个念头,想到这释迦牟尼佛的身到底有多高?我想来量度量度,所以他自己就用神通力,使自己的身体一下变得很高,有多高?三百三十六万里那么高,绝对是冲出地球了,三百三十六万里。结果他看到释迦牟尼佛的身随着他增高而更高,有五百四十三万兆垓二万亿里,这单位是天文数字,垓是一万万。你看,二万亿是单位,前面是五百四十三万,还有兆。兆,万亿是兆,五百四十三万乘上万亿,再乘上万万,再乘上二万亿,这么大的一个里数,这是如来身相,那菩萨身在这样的一个身比起来就很渺小了。结果应持菩萨无论用多大的神通想要看释迦牟尼佛的佛顶,就没有办法。这个佛身,他感觉到身高长是千亿载江河沙佛土,那是天文数字,没办法形容这么高大。这都是比喻什么?菩萨的境界比不上佛,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能耐,他都没办法看到佛顶。
这里讲的「何处用耳,何处着眼」,何处用耳是对目犍连讲的,何处着眼是对应持菩萨讲的,他眼看不到佛顶,这都是讲什么?做弟子的不知老师的境界,所以他没办法体会。这个原因没有别的,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本性的德能,人人本性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这释迦牟尼佛说的,每个人跟佛一样的,也是神通广大。这个神通广大是自然的、原来的,本来就有的能力,只是被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住,你放下了,你就恢复了。
江谦先生有一个补注,他讲,「读华严经文殊菩萨净行品,便知此义」。这个是文殊菩萨的教诲,在「净行品」里面。「净行品」是《八十华严》里面第十一品,许多人读《华严经》是读「华严三品」,《华严经》很长,总共三十九品。很多人抽出三品,一个「净行品」,一个「梵行品」,一个是「普贤行愿品」,「净行品」很多人也在读。读了这一品经文,我们就能够了解夫子在这里面所说的,「菩萨于在家出家,行住坐卧,作止语默,乃至着衣饭食,盥洗便利,一切时间,念念不离众生,愿其消除障碍,成就菩提。」这「净行品」讲什么?讲菩萨的生活,一天的生活,非常平常的生活。不管是在家的身分,还是出家身分,他一天所干的,行住坐卧,作止语默,穿衣吃饭,甚至大小便,念念都不离众生。
你看这里面有经文,吃饭的时候,「若饮食时,当愿众生,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。吃完饭之后,「饭食已讫,当愿众生,所作皆办,具诸佛法」,这是穿衣吃饭。盥洗便利也是,大小便的时候,「大小便时,当愿众生,弃贪瞋痴,蠲除罪法」,希望众生都能放下贪瞋痴,就好像把大小便排掉一样,那是污染、那是罪法。大小便完了之后洗手,也是「以水盥掌,当愿众生,得清净手,受持佛法」,佛法是觉悟之法,我们用清净手受持,那就代表我们要用清净心来接受。念念都想到众生,让众生能够破迷开悟,消除业障,成就菩提。这众生也包括自己,什么是众生?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,都叫众生。那我自己也是众缘和合而生,我也是众生。所有的生命,有情生命,乃至无情众生,都是众生,他们怎么成就菩提?我成就菩提了,他们也成就菩提。《华严经》上讲的,「情与无情,同圆种智」,这是菩萨他的所念、他的存心。
底下又说,「故孔子曰: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。今有大师,与我同行同住,同坐同卧,同视同听,同言同动,无行不与,乃至永劫相随,而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觅之不可得,是何也?心耶佛耶,一耶二耶,不可谓一,不可谓二也。」这里面讲得很有禅味。「净行品」里面讲菩萨的生活,念念不离众生。菩萨四弘誓愿,「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」,他念念都不离四弘誓愿,也就是念念不离菩提,念念趋向真心本性。孔子这里讲的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」,这个行是包括作止语默、行住坐卧,一切的行为。「不与二三子」,就是我们前面讲的,这些行为都是在教学。
现在有个大师,谁是大师?佛才称为大师,这个大师「与我同行同住,同坐同卧,同视同听,同言同动,无行不与」,他跟我总在一起,「永劫相随」,没有离开过我,这是什么?这个佛不是别的佛,是自性佛,它就是讲自性。自性在哪?无处不在,总跟我在一起,没有一丝毫的间隔,也没有一刻离开过我。这个跟《中庸》里面讲的,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」,意思是一样的。佛法里面讲的「六根门头,放光动地」,六根是讲我们眼耳鼻舌身意,我们人体器官,感知这个器官,感知器官就是六根门头,放光动地,什么意思?讲六根对六尘境界的时候,只要我们不生染污,这个清净本性就立刻现前,立刻显发出来。所以自性在哪?就在你六根门头,只要在你见色闻声接触六尘境界的当下,不要起妄想分别执着,它就放光动地,那是性德起用。一起妄想分别执着了,这个自性就不显了,是被妄想分别执着给埋没掉了,这叫染污,此时是「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觅之不可得」,它被盖覆住了。看,看不到了,虽看不到,它还在,只是你眼睛被障碍住了。就像孔子的弟子,明明天天看着老师,就看不到老师的境界,被障住了。这里夫子讲,它是什么?它不离道。这个大师就是指道、自性佛。圣人他见到自性佛,就在行住坐卧当下就见到佛了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下就见到佛。那凡人看不见就看不见了,有障碍了。
所以这里问「是何也?」我们为什么看不到?「心耶佛耶?」这里是问我们,我们的心在哪里,佛在哪里?心和佛是一还是二?这里讲「不可谓一,不可谓二」,不可谓一,那就是二,心不是佛,佛不是心,不是,也不能说二。心就是佛,佛就是心,这里面有禅味,好好去参。参透了,在我们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,不起心不动念,不分别不执着,你当下就见真心、见真佛。这是把夫子这一章《论语》提高到一乘圆教佛法的高度,这是提升了夫子的教诲。
注释出处
二三子: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。
相关文章
上面是“子曰:二三子以我为隐乎?吾无隐乎尔·吾无行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论语 内容。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521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