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徒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徒有其表

[tú yǒu qí biǎo]

【解释】表:表面,外貌。空有好看的外表,实际上不行。指有名无实。

出处】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嵩既成,上掷其草于地,曰:‘虚有其表耳。’”

示例】“金漆饭桶”,大约说徒有其表,面子上好看,其实内骨子一无所有。 ——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七回

2、

徒法不行

[tú fǎ bù xíng]

【解释】徒:只。光有好的法令,并不能自行于世。意思是法令必须要有人推行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能以自行。”

【示例】太常寺少卿许乃济疏言,烟禁虽严,闭关不可,徒法不行,请仍用旧制纳税,以货易货。 ——《清史稿·黄爵滋》

3、

徒手空拳

[tú shǒu kōng quán]

【解释】徒手:空手。两手空空。比喻没有任何依靠。

【出处】宋·魏了翁《缴奏奉使复命十事》:“防秋在即,赤手空弮何以应敌?”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一折:“争奈他赤手空拳。”

4、

徒乱人意

[tú luàn rén yì]

【解释】意:心情。只会扰乱人的心情,起不到别的作用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富郑公神道碑》:“始受命闻一女卒,再受命闻一男生,皆不顾而行,得家书,不发而焚之,曰:‘徒乱人意。’”

【示例】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下册:“这是所谓徒乱人意,裘丰言和刘不才不敢再开口。”

5、

徒费无益

[tú fèi wú yì]

【解释】徒:徒然。白费劲,没有一点用处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》:“神武常赉其粟帛,议者以为徒费无益,神武不从,抚慰如初。”

【示例】南蛮远遁,边徼无虞,多留戍兵,徒费无益,不如各遣归本道。 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八十八回

6、

徒陈空文

[tú chén kōng wén]

【解释】陈:陈述。形容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

【出处】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非鞅》:“言之非难,行之为难,故贤者处实而效功,亦非徒陈空文而已。”

7、

徒劳无功

[tú láo wú gōng]

【解释】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推舟于陆也,劳而无功。”《管子·形势》:“与不可,强不能,告不知,谓之劳而无功。”

【示例】博洛兴师动众,旷费时日,徒劳无功。 ——华而实《汉衣冠》七

8、

徒费唇舌

[tú fèi chún shé]

【解释】徒:白白地。指白讲了一大套话,结果仍然无济于事。

【出处】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八回:“九公何苦徒费唇舌,你这乡谈暂且留著,等小弟日后学会再说罢。”

【示例】妙用岂是人人都能够了解的,向他们辩白,也不过徒费唇舌,不如省些精神罢。 ——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

9、

徒劳无益

[tú láo wú yì]

【解释】白费劲,没有一点用处。

【出处】清·林则徐《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》:“倘实系硐产全枯,徒劳无益,则名是实非之厂。”

【示例】做事要讲效益,徒劳无益的事不要去做。

10、

徒呼奈何

[tú hū nài hé]

【解释】徒:徒然,白白地;奈何:怎么办。徒然呼喊着急怎么办。形容只是着急,毫无办法。

【出处】《星火燎原·黄洋界保卫战》:“陷入了我人马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,徒呼奈何!”

【示例】由于内城关闭,他原已是徒呼奈何,不想有此意外机缘,得能越过禁制,王五自然绝不肯轻放。 ——高阳《慈禧全传》七十三

11、

徒废唇舌

[tú fèi chún shé]

【解释】徒:徒然,白白地。白白耗费口舌,解决不了问题。

【出处】叶圣陶《潘先生在难中》:“妙用岂是人人能够了解的,向他们辩白,也不过徒废唇舌,不如省些精神罢。”

12、

徒讬空言

[tú tún kōng yán]

【解释】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同“徒托空言”。

13、

徒有虚名

[tú yǒu xū míng]

【解释】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李元忠传》:“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,徒有虚名,不救其弊。”

【示例】乃马良之弟马谡也。”懿笑曰:“徒有虚名,乃庸才耳!”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五回 ——回报曰

14、

徒子徒孙

[tú zǐ tú sūn]

【解释】徒弟和再传的徒弟。比喻一脉相传的人(含贬意)。
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平妖传》第八回:“只怕这野种子,做不成你徒子徒孙哩。”

【示例】心印领着徒子徒孙,就在秋华堂念起度人经。(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四十三回)

15、

徒增颜汗

[tú zēng yán hàn]

【解释】徒:只;颜汗:脸上的汗水。只是使人羞愧。指对过分的称赞表示不安。

16、

徒拥其名

[tú yōng qí míng]

【解释】徒:只。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

【出处】《清朝野史大观·清朝史料·军机领袖》:“军机大臣有时多至六七人,而权实操于领袖,新进者画诺奉行,徒拥其名也。”

17、

徒读父书

[tú dú fù shū]

【解释】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括徒能读其父书,不知合变也。”

【示例】括徒读父书,不知变通,非将才,愿王勿遣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八回

18、

徒负虚名

[tú fù xū míng]

【解释】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同“徒有虚名”。

19、

徒劳往返

[tú láo wǎng fǎn]

【解释】徒劳:白花力气。来回白跑。

【出处】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大夫今日见谕,公则公言之,私则私言之,不必效舌剑唇枪,徒劳往返耳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15回:“遂力言老先生已钦召进京,徒劳往返,因劝晚生便道进京,又赠晚生行李之费。”

20、

徒托空言

[tú tuō kōng yán]

【解释】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。指只讲空话,而不实行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子曰: ‘我欲载之空言,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。’”

【示例】我在西报上,看见这种议论,也不止一次了,……光景是徒托空言罢? ——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六回

21、

徒唤奈何

[tú huàn nài hé]

【解释】徒:徒然,白白地;奈何:怎么办。白白叫喊,无可奈何。

【出处】《回顾长征·遵义会议的光芒》:“可是他们只好望着波涛汹涌的金沙江水,徒唤奈何了。”

【示例】她也只有徒唤奈何的份了。

22、

徒拥虚名

[tú yōng xū míng]

【解释】空有名望。指有名无实。同“徒有虚名”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李元忠传》:“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,徒有虚名,不救其弊。”

【示例】兵部徒拥虚名,拟正名为陆军部,以练兵处、太仆寺并入,而海军部暂隶焉。 ——高阳《慈禧全传》九十七

23、

徒有其名

[tú yǒu qí míng]

【解释】指有名无实。

【出处】宋·李焘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“铨选之门,徒有其名,莫责其实。”

【示例】所谓名家,大抵徒有其名,实则空洞,其作品且不及无名小卒。 ——鲁迅《书信集·致杨霁云》

“徒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大简车徒

[dà jiǎn chē tú]

【解释】简:检阅;车:战车;徒:指士兵。大规模地检阅军队。

【出处】《公羊传·桓公六年》:“大阅者何?简车徒也。”

2、

开门受徒

[kāi mén shòu tú]

【解释】受:接受。旧指自立门户,接收学徒,讲学传艺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:“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,编牒不下万人,皆专相传祖,莫或讹杂。”

3、

不法之徒

[bù fǎ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对抗或违反法律的人,歹徒或逃犯,流窜或犯有暴力行为罪行的亡命之徒。

【出处】毛泽东《陕甘宁边区政府、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》:“倘有不法之徒,胆敢阴谋捣乱,本府本处言出法随,勿谓之言之不预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要严厉打击这些不法之徒。

4、

不逞之徒

[bù chěng zhī tú]

【解释】不逞:不得志,不如意;徒:人(含贬义)。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:“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,因公子之徒以作乱。”

【示例】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军,借端扰害治安,即为人民公敌。 ——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六十八回

5、

亡命之徒

[wáng mìng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逃亡的人。也指冒险犯法,不顾性命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周书·郭彦传》:“亡命之徒,咸从赋役。”

【示例】原来这个凶手是匪军一旅马希山的部下—杨三楞。身强力大,一手好枪法,能喝酒,是个不怕死的亡命之徒。 ——曲波《林海雪原》二八

6、

与古为徒

[yǔ gǔ wéi tú]

【解释】徒:同类的人。和古人作朋友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为人之所为者,人亦无疵焉,是之谓与人为徒。成而上比者,与古为徒。”

7、

耳食之徒

[ěr shí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全凭道听途说,人云亦云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六国年表序》:“学者牵于所闻,见秦在帝位日浅,不察其始终,因举而笑之,不敢道,此与以耳食无异。”

【示例】但此后示黠者,伪作半印,以欺耳食之徒,皆出苏人与徽人伎俩。 ——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籍没古玩》

8、

好色之徒

[hào sè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喜欢女色、玩弄女性之人。

【出处】清·张南庄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无知骨子里是个好色之徒,怎敖得住!家里不能做手脚,便在外面寻花问柳。”

【示例】他定是个好色之徒,偏偏象那蝶儿恋花一样的跟着我,可笑世间真有这么样的人呢。 ——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女豪杰》第二回

9、

谗佞之徒

[chán nìng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说人坏话与用花言巧语谄媚的人。
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谁想这伙官员,贪滥无厌,徇私作弊,克减酒肉。都是那等谗佞之徒,贪爱贿赂的人。”

10、

宵小之徒

[xiāo xiǎo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宵小:旧指盗贼。旧时对盗匪坏人的称谓。

【出处】清·黄六鸿《城厢·防守》:“外有旷僻无人之地,巩宵小从此出入。”

【示例】而宵小之徒,群相附和,乘变法之际,隐行其乱法之谋,包藏祸心,潜图不轨。 ——蔡东藩《清史演义》第八十七回

11、

烟波钓徒

[yān bō diào tú]

【解释】烟波:水波渺茫,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;钓:钓鱼。旧指隐逸于渔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张志和传》:“以亲既丧,不复仕,居江湖,自称烟波钓徒。”

【示例】笠檐蓑袂平生事,臣本烟波一钓徒。”(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卷四 ——查初白先生末句云

12、

木石为徒

[mù shí wéi tú]

【解释】徒:同类。与树木石头为伴。指寄情山水,不问世事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柳宗元传》:“用是更乐暗默,与木石为徒,不复致意。”

13、

章句之徒

[zhāng jù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。

【出处】见“章句小儒”。

【示例】当其亡事也,章句之徒相与坐而守之,亦亡所患。 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下》

14、

穴处之徒

[xué chǔ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比喻见识浅陋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而王之将吏,群居穴处之徒。”

【示例】群居穴处之徒,人人抵掌,欲为不善之计。 ——蔡东藩《后汉演义》第十八回

15、

高阳酒徒

[gāo yáng jiǔ tú]

【解释】高阳: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食其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“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:“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”

【示例】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 ——唐·李白《梁甫吟》

16、

势物之徒

[shì wù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势物:权势和钱财。指追求名利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钱财不积则贪者忧,权势不尤则夸者悲,势物之徒乐变。”

17、

名师出高徒

[míng shī chū gāo tú]

【解释】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。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。

【出处】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顾先生摇头道:‘唉!名师出高徒,名师出高徒。”

【示例】真是名师出高徒,你的学生真是好样的。

18、

好事之徒

[hào shì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好事者为之也。”

【示例】可是中国真也还有好事之徒,竟有人不怕中暑的跑到真茹的“望岁小农居”这洋楼底下去请教他了。 ——鲁迅《伪自由书·后记》

19、

市井之徒

[shì jǐng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徒:人(含贬义)。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处商必就市井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“在国曰市井之臣,在野曰草莽之臣,皆谓庶人。”

【示例】朝中服赤芾乘轩车者,三百余人,皆里巷市井之徒,胁肩谄笑之辈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十五回

20、

缨緌之徒

[yīng ruí zhī tú]

【解释】缨緌: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。带帽子的人,指社会上层人士。

【出处】汉·蔡邕《郭有道碑文》:“于时缨緌之徒,绅佩之士,望形表而影附。”

21、

无耻之徒

[wú chǐ zhī tú]

【解释】不知耻辱或不要脸的人。

【示例】他们简直就是无耻之徒。

22、

饕餮之徒

[tāo tiè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比喻贪吃的人。

【出处】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三卷:“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;见食垂涎谓有欲炙之色。”

【示例】我不是饕餮之徒。

23、

不轨之徒

[bù guǐ zhī tú]

【解释】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刘颂传》:“何则?虽有所犯,轻重甚殊,于士君子之心受责不同而名不异者,故不轨之徒得引名自方,以惑众听,因名可乱,假力取直,故清议益伤也。”

【示例】那些不轨之徒一闻凶信,逃走了一半,只有跑不去[的],共捉了男妇三百七十余人,一并捆绑,将叛产封固。 ——清·佚名《听月楼》第二十回

24、

实繁有徒

[shí fán yǒu tú]

【解释】实:实在;繁:多;徒:徒众,群众。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书·仲虺之诰》:“简贤附势,实繁有徒。”

【示例】但此辈实繁有徒,不可善谕。 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周三》

25、

无赖之徒

[wú lài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游手好闲,品行不端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世宗纪》:“唯樊襄已南,仁乖道政,被拘隔化,非民之咎。而无赖之徒,轻相劫掠,屠害良善,离人父兄。”

【示例】他于四更时分,又引数个无赖之徒,不知何处去了。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

26、

东漂西徒

[dōng piāo xī xǐ]

【解释】徒:迁徒。到处漂泊,迁徒不定。比喻生活不安定,到处迁徒。

【出处】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江会》:“几年间东漂西徒,今日里天教重会,大海船头,果有相撞时。”

27、

夸辩之徒

[kuā biàn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夸:浮夸;辩:巧辩。指说话做事不实事求是,爱虚夸强辩的人。

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盖国家大计,社稷安危,非比夸辩之徒,虚誉欺人。”

28、

严师出高徒

[yán shī chū gāo tú]

【解释】严:严厉,严格。严格的师傅才能培养出手艺高强的徒弟。

【示例】真是严师出高徒,一点也没错。

29、

实蕃有徒

[shí fān yǒu tú]

【解释】实:实在;徒:徒众,群众。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恶直丑正,实蕃有徒。”

【示例】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实蕃有徒,其从如云。”

30、

斗筲之徒

[dǒu shāo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比喻气量狭小,才识短浅的人。同“斗筲之人”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公孙贺刘屈氂等传赞》:“斗筲之徒,何足选也。”

31、

酒色之徒

[jiǔ sè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指沉迷于吃喝与女色之中的人。
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以后相处的虽多,都是豪华之辈,酒色之徒,但知买笑追欢的乐意,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。”

【示例】那政老爷便不喜欢,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,因此不甚爱惜。 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

32、

乞丐之徒

[qǐ gài zhī tú]

【解释】徒:辈。形容乞求恩宠的人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贾充传》:“逮平贻厥,乃乞丐之徒,嗣恶稔之余基,纵奸邪之凶德。”

【示例】该死瞎目乞丐之徒!要撞大人马头,拿下! ——清·无名氏《后宋慈云走国全传》第二十三回

33、

狐鼠之徒

[hú shǔ zhī tú]

【解释】比喻品质低下的人。

【出处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朝廷之纪纲法律尚在,但可恨这班狐鼠之徒耳。”

“徒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前徒倒戈

[qián tú dǎo gē]

【解释】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,反过来打自己人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会于牧野,罔有敌于我师,前徒倒戈,攻于后以北,血流漂杵。”

【示例】甲子昧爽会牧野,前徒倒戈反回旋。 ——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一回

2、

家徒壁立

[jiā tú bì lì]

【解释】徒:只,仅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
【示例】四龄失怙,母金氏,弟克昌,家徒壁立。 ——清·沈复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

3、

被发徒跣

[pī fà tú xiǎn]

【解释】徒跣:赤脚步行。披散着头发,赤着脚走路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王嘉传》:“奢僭放纵,变乱阴阳,灾异众多,百姓讹言,持筹相惊,被发徒跣而走,乘马者驰,天惑其意,不能自止。”

【示例】可怜诸王被发徒跣,极口呼冤,随他叫破喉咙,没一个出来救护。 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九十八回

4、

匏瓜徒悬

[páo guā tú xuán]

【解释】匏瓜:似葫芦而稍大,成熟后可以做水瓢。比喻有才能的人不为世所用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吾岂匏瓜也哉?焉能系而不食。”三国·魏·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惧匏瓜之徒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。”

5、

老大徒伤

[lǎo dà tú shāng]

【解释】老大:年纪大;徒:徒然。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。

【出处】南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
【示例】你请到他,这一定是高明的了,真是后生可畏!……我们是老大徒伤的了。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
6、

马齿徒增

[mǎ chǐ tú zēng]

【解释】马的牙齿有多少,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。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,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。

【出处】《谷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”

【示例】自妾识君,已四五年矣,蛾眉易老,马齿徒增,尚未能择人而事,自拔出火炕。 ——清·王韬《淞隐漫录·阿怜阿爱》

7、

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

[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,lǎo dà tú shāng bēi]

【解释】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,到了老年,悲伤也没用了。

【出处】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
【示例】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,平日弗用功,自到临期悔。 ——明·张岱《课儿读》

8、
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

[zuò guān chuí diào zhě,tú yǒu xiàn yú qíng]

【解释】徒:空;羡:羡慕。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,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。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

【出处】唐·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诗:“欲济舟楫,端居耻圣明。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”

9、

室徒四壁

[shì tú sì bì]

【解释】犹言室内空无一物。比喻贫穷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阳固传》:“[固]居官清洁,家无余财,终殁之日,室徒四壁,无以供丧,亲故为其棺敛焉。”

10、

居徒四壁

[jū tú sì bì]

【解释】徒:只,仅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
【示例】赁居徒四壁,胡肯借与哉?新困试学步,哑口羞招徕。 ——古诗《挑卖妇》

11、

名不徒显

[míng bù tú xiǎn]

【解释】徒:空;显:显露。名望不会轻易得来。
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期贤》:“凡国不徒安,名不徒显,必得贤士。”

12、

家徒四壁

[jiā tú sì bì]

【解释】徒:只,仅仅。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。形容十分贫困,一无所有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,家居徒四壁立。”

【示例】他已穷到家徒四壁,身无分文的地步了。

13、

笞杖徒流

[chī zhàng tú liú]

【解释】笞:鞭打;杖:棒打;徒:徒刑;流:流放。指古代的四种刑罚。

【出处】元·乔孟符《金钱记》第三折:“本是些风花雪月,都做了笞杖徒流。”

14、

往返徒劳

[wǎng fǎn tú láo]

【解释】徒劳:白花力气。来回白跑。

【出处】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大夫今日见谕,公则公言之,私则私言之,不必效舌剑唇枪,徒劳往返耳。”

15、

老大徒伤悲

[lǎo dà tú shāng bēi]

【解释】老大:年纪大;徒:徒然。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。

【出处】南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长歌行》:“百川东到海,何时复西归。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”

16、

马齿徒长

[mǎ chǐ tú zhǎng]

【解释】谦称自己虚度年华,没有成就。

【出处】《穀梁传·僖公二年》:“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:‘璧则犹是也,而马齿加长矣。’”

【示例】张太经说:‘今日承蒙垂青,得与将军联宗,不胜荣幸。大经碌碌半生,马齿徒长,怎好僭居兄位!’ ——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九章

17、

福不徒来

[fú bù tú lái]

【解释】徒:白白地。幸福不会无故地到来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龟策列传》:“谏者福也,谀者贼也。人生听谀,是愚惑也。虽然,祸不妄至,福不徒来。”

相关文章

列传·卷十九

列传·卷七十五

列传·卷三十九

传·酷吏传

七十列传·酷吏列传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1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