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踵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踵接肩摩

[zhǒng jiē jiān mó]

【解释】摩肩接踵。肩挨肩,脚碰脚。形容人多,拥挤不堪。

出处】清·金捧阊《守一斋笔记·芦花会》:“忽金鼓喧阗,仪卫甚盛,观者踵接肩摩。”

2、

踵趾相接

[zhǒng zhǐ xiāng jiē]

【解释】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杨天石《黄遵宪》:“黄遵宪盛赞他们‘前仆后起,踵趾相接,视死如归’的大无畏精神。”

【示例】缅想当年景象:那种踵趾相接的商旅队,商旅队中各种语言的交响。 ——韩北屏《非洲夜会·橘林茶香》

3、

踵事增华

[zhǒng shì zēng huá]

【解释】踵:追随,继续。继续前人的事业,并使更加完善美好。

【出处】南朝梁·萧统《文选序》:“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。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

【示例】以至头门墙上及各墙壁,另行雕刻花草人物,正是踵事增华,穷奢极侈。 ——清·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二十七回

4、

踵足相接

[zhǒng zú xiāng jiē]

【解释】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
【出处】明·张居正《答列卿毛介川书》:“今之士大夫,冠缨相摩,踵足相接,一时号为交游者,盖不少矣。”

5、

踵武前贤

[zhǒng wǔ qián xián]

【解释】踵:脚跟。武:足迹。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忽奔走以先后兮,及前王之踵武。”

6、

踵武相接

[zhǒng wǔ xiāng jiē]

【解释】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
【出处】宋·陈亮《跋焦伯强帖》:“诸公巨人踵武相接,天下毫发丝粟之才,皆得以牵连成就,况且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!”

7、

踵决肘见

[zhǒng jué zhǒu jiàn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,伢指鞋后跟;决:裂开。整一整衣襟,胳臂肘露了出来,拔一拔鞋,脚后跟露了出来。形容非常贫穷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
8、

踵迹相接

[zhǒng jì xiāng jiē]

【解释】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同“踵趾相接”。

【出处】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梁提督》:“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,士卒各怀一铁钉,踵迹相接,攀钉而上。”

“踵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摩肩接踵

[mó jiān jiē zhǒng]

【解释】肩碰着肩,脚碰着脚。形容人多拥挤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。”《宋史·李显忠传》:“入城,宣布德意,不戮一人,中原归附者踵接。”

【示例】节日的公园里,游人摩肩接踵,十分拥挤。

2、

义无旋踵

[yì wú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踵:把脚后跟转过来,比喻退缩。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,毫不退缩。亦作“义不旋踵”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今之事势,义无旋踵,骑猛兽安可中下哉。”

3、

翘首跂踵

[qiáo shǒu qǐ zhǒng]

【解释】翘首:抬起头。抬起头踮起脚。形容殷切盼望。

【出处】宋·王明清《挥麈三录》第一家:“天下之士翘首跂踵,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,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,止司记录而已也。”

4、

汗流至踵

[hàn liú zhì zhǒng]

【解释】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御寇伏地,汗流至踵。”

5、

比肩接踵

[bǐ jiān jiē zhǒng]

【解释】犹比肩继踵。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清·戴名世《<道墟图诗>序》:“其间名臣巨儒、魁奇俊伟豪杰不群之士,比肩接踵而出。”又《<小学论选>序》:“天下之谬悠庸烂者,比肩接踵,不可胜数。”

6、

祸不旋踵

[huò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踵:旋转脚跟,比喻时间极短。祸害不久就将到来。

【出处】《北史·袁翻传》:“若违忤要势,祸不旋踵,虽以清白自守,犹不免请谒之累。”

【示例】座内甚欣愧,然不测其来,仍虑事连宫禁,祸不旋踵。 ——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三

7、

败不旋踵

[bài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。旋踵,转动一下脚后跟。

【出处】唐·卢照邻《三国论》:“然而丧师失律,败不旋踵,奔波谦瓒之间,羁旅袁曹之手,岂拙于用武,将遇非常敌乎?”

【示例】未议致身,先图问鼎,假称伊霍之事,将肆莽卓之心,人神同疾,败不旋踵。 ——《北史·杨敷传》

8、

引领企踵

[yǐn lǐng qǐ zhǒng]

【解释】伸长脖子,踮起脚跟。形容殷切盼望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梁·萧统《大吕十二月》:“分手未遥,翘心且积,引领企踵,朝夕不忘。”

【示例】宋·秦观《李泌论》:“而范阳之人独以为主,引领企踵,惟恐其不兴,此所谓家臣不知国。”

9、

比肩继踵

[bǐ jiān jì zhǒng]

【解释】比:挨着;踵:脚跟。肩挨着肩,脚跟着脚。形容人很多,很拥挤。

【出处】《晏子春秋·杂下》:“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。”

【示例】大街上,行人比肩继踵,十分热闹。

10、

死不旋踵

[sǐ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踵:旋转足跟,即后退。比喻不畏艰险,坚决向前。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当此之时,秦中士卒,以军中为家,将帅为父母,不约而亲,不谋而信,一心同功,死不旋踵。”

【示例】酖入人之口,裂肝腐肠,死不旋踵。 ——宋·吕祖谦《管仲言宴安》

11、

不旋踵

[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来不及转身。比喻时间极短。也指不退却。

【出处】柳残阳《阎王梭》十七:“先是有开门声,不旋踵间,茅屋门被人拍的‘嘭嘭’响……”。

12、

延颈跂踵

[yán jǐng qǐ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。同“延颈企踵”。

【出处】宋·王明清《挥薼后录》第四卷:“奈何都民朝夕思念,燃顶炼臂,延颈跂踵,以望御车之尘也?”

13、

纳履决踵

[nà lǚ jué zhǒng]

【解释】纳:穿;履:鞋;决:破裂;踵:脚后跟。穿鞋而后跟即破。比喻穷困、窘迫。

【出处】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·贫富》:“曾子捉襟见肘,纳履决踵,贫不胜言。”

14、

摩顶至踵

[mó dǐng zhì zhǒng]

【解释】犹摩顶放踵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

【示例】幸蒙大王忆念上皇,远垂救援,使臣应死复生,臣虽摩顶至踵,尚难报德。 ——蔡东藩《唐史演义》第五十六回

15、

架肩接踵

[jià jiān jiē zhǒng]

【解释】肩挨肩,脚碰脚。形容人拥挤。

【出处】宋·无名氏《灯下闲谈·升斗得仙》:“李相公珏镇扬日,夜梦长衢而行,见一金字牌屹于路左,观者架肩接踵而至,遂诣看焉。”

16、

祸不反踵

[huò bù fǎn zhǒng]

【解释】踵:脚跟。形容灾祸很快来临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许世绪传》:“今揽五郡之兵,据四战之中,苟无奇计,祸不反踵。”

17、

机不旋踵

[jī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时机短暂。旋踵,转过脚后跟。

【出处】唐·皇甫枚《三水小牍·宋柔》:“机不旋踵,时不再来,必发今宵,无贻后悔。”

18、

亡不旋踵

[wáng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指迅速灭亡。不旋踵,来不及转脚跟。形容时间极短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辙《<元佑会计录>序》:“晋武帝削平吴蜀,任贤使能,容受直言,有明主之风,然而亡不旋踵。”

19、

比肩迭踵

[bǐ jiān dié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人多。迭踵,脚尖踩脚跟。

【出处】清·陈康棋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辽沉旧人,胜朝遗耈,比肩迭踵,同掌丝纶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尽量少去那些比肩迭踵的闹市。

20、

比肩系踵

[bǐ jiān xì zhǒng]

【解释】犹比肩继踵。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韦嗣立传》:“今之取人,未试而遽迁,务进徼幸,比肩系踵。”

21、

祸乱相踵

[huò luàn xiāng zhǒng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,指追逐,相随。形容灾祸与战乱接连发生。

【出处】《周书·苏绰传》:“衰弊则祸乱交兴,淳和则天下自治。治乱兴亡,无不皆由所化也。”

22、

骈肩累踵

[pián jiān lèi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人多拥挤。同“骈肩累迹”。

【出处】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。”

【示例】二十八日为城隍夫人诞辰,城中热闹,无异于城外,几于倾邑若狂,士女往观者,骈肩累踵。 ——清·王韬《瀛壖杂志》

23、

比肩随踵

[bǐ jiān suí zhǒng]

【解释】犹比肩继踵。形容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难势》;“且夫尧、舜、桀、纣千世而一出,是比肩随踵而生也,世之治者不绝于中。”

24、

摩肩擦踵

[mó jiān cā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来往行人众多,很拥挤。

【示例】大街上人来人往,摩肩擦踵,十分热闹。

25、

汗流接踵

[hàn liú jiē zhǒng]

【解释】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柳氏子》:“柳在椟中,历历闻之,汗流接踵,不敢出气。”

26、

延颈企踵

[yán jǐng qǐ zhǒng]

【解释】伸长头颈,踮起脚跟。形容仰慕或企望之切。

【出处】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海外遐方,信延颈企踵,四面内向,喁喁如也。”

27、

疾如旋踵

[jí rú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踵:转动脚跟。快得就像转动一下脚跟。形容变化很快。

【出处】唐·冯用之《机论上》:“一得一失,易于反掌,一兴一亡,疾如旋踵,为国家者可不务乎?”

28、

汗流浃踵

[hàn liú jiā zhǒng]

【解释】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【出处】汗出得多,流到脚跟。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。

29、

比肩叠踵

[bǐ jiān dié zhǒng]

【解释】形容人多。叠踵,脚尖踩脚跟。

【出处】清·陈康棋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辽沈旧人,胜朝遗耈,比肩叠踵,同掌丝纶。”

30、

计不旋踵

[jì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计:计议,打算;旋踵:旋转脚跟。脚跟还未转过来,计议就定了下来。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。也比喻行动迅速,毫不犹豫。

【出处】汉·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触白刃,冒流矢,议不反顾,计不旋踵,人怀怒心,如报私雠。”

【示例】臣非不知事在燃眉,计不旋踵,而揆之愚衷,参之闻见。 ——明·萧彦《夷心难测借兵宜慎疏》

31、

延颈举踵

[yán jǐng jǔ zhǒng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。伸长勃子,踮起脚跟。形容盼望十分殷切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法箧》:“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,曰:‘某所有贤者’,赢粮而趣之。”

【示例】延颈举踵,喁喁然皆向风慕义。 ——西汉·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

32、

摩顶放踵

[mó dǐng fàng zhǒng]

【解释】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墨子兼爱,摩顶放踵,利天下为之。”

【示例】故摩顶放踵以拯生民之陆沉,前者踣,后者继,百挫而无反顾,终以集事。 ——章炳麟《变法箴言》

33、

战不旋踵

[zhàn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起之为将,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。……卒有病疽者,起为吮之。卒母闻而哭之。人曰:‘子卒也,而将军自吮其疽,何哭为?’母曰:‘非然也,往年吴公吮其父,其父战不旋踵,遂死于敌。吴公今又吮其子,妾不知其死所矣。是以哭之。”

34、

义不旋踵

[yì bù xuán zhǒng]

【解释】旋踵:旋转脚跟。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,不能退缩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邓至传》:“莫不含怒作色,如赴私仇;茹肝涉血,义不旋踵。”

【示例】疆场之臣,所以奋不顾身、义不旋踵者,以朕为能恤其孤也。 ——宋·苏轼《宋滋可右侍禁》

35、

举前曳踵

[jǔ qián yè zhǒng]

【解释】曳:拖;踵:脚后跟。拖着脚后跟向前迈步。形容谨慎小心,缩手缩脚的样子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执龟玉,举前曳踵,蹜蹜如也。”

【示例】如有循,记所谓举前曳踵。 ——宋·朱熹《论语集注》卷五

“踵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举踵思望

[jǔ zhǒng sī wàng]

【解释】举:抬起;踵:脚后跟;举踵:踮起脚跟。形容十分思念,抬起脚后跟张望。

【出处】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盖闻中国至仁,德洋恩普……举踵思望,如怙旱之望雨。”

2、

以踵解结

[yǐ zhǒng jiě jié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;结:疙瘩。用脚后跟去解疙瘩。比喻做事徒劳无功。

【出处】《淮南子》:“数米简发,烦而不察,有为之甚也,何异乎以膝搔背,以踵解结矣。”唐·马总《意林》:“董子曰:‘子信鬼神,何异以踵解结,终无益也。’”

3、

随踵而至

[suí zhǒng ér zhì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。一个跟着一个前来。形容人来得多,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子来,寡人闻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,百世而一圣,若随踵而至也,今子一朝而见七士,则士不亦众乎!”

4、

趾踵相接

[zhǐ zhǒng xiāng jiē]

【解释】形容人数之多。亦作“趾踵相错”。

【出处】梁启超《变法通议·论师范》:“此外握风气之权者,为书院山长,为蒙馆学究,车载斗量,趾踵相接。”

5、

沓来踵至

[tǎ lái zhǒng zhì]

【解释】指纷纷到来。亦作“踏来麕至”。

【出处】清林则徐《札南澳镇饬严办东路贩烟外国船只》:“倘敢抗违不遵,即照前札或用炮轰击,或用火烧,务使创巨痛深,始免沓来踵至。”

【示例】至难至险之现象,踏来麕至。 ——梁启超《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·匈国之内乱及其原因》

6、

纳履踵决

[nà lǚ zhǒng jué]

【解释】纳:穿;履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提上鞋,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。形容处境困难。

【出处】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[原宪]楮冠黎杖而应门,正冠则缨绝,振襟则肘见,纳履则踵决。”

7、

肩摩踵接

[jiān mó zhǒng jiē]

【解释】肩碰肩,脚连脚。形容人很多,很拥挤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。”《宋史·李显忠传》:“入城,宣布德意,不戮一人,中原归附者踵接。”

【示例】平常是异常清静的街面,到这时候两边的街檐便成为肩摩踵接的市场了。 ——郭沫若《少年时代·我的童年》

8、

纳屦踵决

[nà jù zhǒng jué]

【解释】纳:穿;屦:鞋;踵:脚后跟;决:破裂。穿上鞋子,破了后跟。形容衣着褴褛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
9、

肘见踵决

[zhǒu xiàn zhǒng jué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,伢指鞋后跟;决:裂开。整一整衣襟,胳臂肘露了出来,拔一拔鞋,脚后跟露了出来。形容非常贫穷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让王》:“三日不举火,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,纳屦而踵决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1回:“要之,鸡鱼降而为蔬,此即米珠薪桂之渐也;绸帛降而为布,那肘见踵决之状,也就不远了。”

10、

顶踵尽捐

[dǐng zhǒng jìn juān]

【解释】犹言顶踵捐糜。指捐躯,牺牲。

11、

磨踵灭顶

[mó zhǒng miè dǐng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。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。形容不辞劳苦,不顾身体。

【出处】《南齐书·高逸传论》:“墨家之教,遵上俭薄,磨顶灭踵,且犹非吝。”

12、

顶踵捐糜

[dǐng zhǒng juān mí]

【解释】指捐躯,牺牲。

13、

接踵而至

[jiē zhǒng ér zhì]

【解释】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齐策三》:“子来,寡人闻之,千里而一士,是比肩而立,百世而一圣,若随踵而至也,今子一朝而见七士,则士不亦众乎!”

【示例】台湾之割,青岛之割,威海之割,接踵而至。 ——章炳麟《箴新党论》

14、

接踵比肩

[jiē zhǒng bǐ jiān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。脚跟相接,肩膀相碰。形容人很多,相继不断。

【出处】唐·韦嗣立《论职官多滥疏》:“而今务进不避侥幸者,接踵比肩,布于文武之列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00回:“最恨小人女子,每接踵比肩而起,搅乱天家父子意。”

15、

举踵思慕

[jǔ zhǒng sī mù]

【解释】举:抬起;踵:脚后跟;举踵:踮起脚跟;思慕:思念。形容十分思念,抬起脚后跟张望。

【出处】汉·司马相如《难蜀父老》:“举踵思慕,若怙旱之望雨。”

16、

履穿踵决

[lǚ chuān zhǒng jué]

【解释】鞋子破了,露出脚后跟。形容很贫苦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让王》:“捉襟而肘见,纳履而踵决。”

【示例】所以待到磨墨吮笔,说什么“履穿踵决”时,脚上也许早经是丝袜。 ——鲁迅《华盖集·“碰壁”之后》

17、

旋踵即逝

[xuán zhǒng jí shì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;旋踵:旋脚之间,形容极短的时间;逝:过去。转身就不见了。形容消失得非常快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起传》:“往年吴公吮其父,其父战不旋踵,遂死于敌。”

18、

继踵接武

[jì zhǒng jiē wǔ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;武:足迹。脚后跟接脚后跟,足迹挨足迹。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。

【出处】明·归有光《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》:“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,继踵接武。”

19、

趾踵相错

[zhǐ zhǒng xiāng cuò]

【解释】形容人数之多。 同“趾踵相接”。

【出处】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·革命制造厂》:“弃家逃威,望门投止者,趾踵相错。”

20、

企踵可待

[qǐ zhǒng kě dài]

【解释】比喻很快就可以等到。

【出处】宋·司马光《上皇帝疏》:“治平之期,企踵可待。”

21、

接踵而来

[jiē zhǒng ér lái]

【解释】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。

【出处】《宋史·李显忠传》:“入城,宣布德意,不戮一人,中原归附者踵接。”

【示例】整个的“新饭碗”一时虽未找到,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。 ——邹韬奋《经历·新饭碗问题》

22、

顶天踵地

[dǐng tiān zhǒng dì]

【解释】犹言顶天立地。指生存于天地之间。

【出处】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没用处》:“夫人顶天踵地,惟呼最灵。”

23、

继踵而至

[jì zhǒng ér zhì]

【解释】踵:脚后跟;接踵:足跟相接;至:到,来。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,接连不断地来。形容来者很多,络绎不绝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由是四方雄俊继踵而至,故能世为强国,吞灭诸侯,奄有天下。”

相关文章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2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