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承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承星履草

[chéng xīng lǚ cǎo]

【解释】头戴星光,脚踏草地。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。

出处】晋·葛洪《<抱朴子>自叙》:“饥寒困瘁,躬执耕穑,承星履草,密勿畴袭。”

2、

承风希旨

[chéng fēng xī zhǐ]

【解释】承:迎合;希:揣摩;风:风向;旨:意旨。指关于揣摩迎合上司的意向。

【出处】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薛宣传》:“九卿以下,咸承风指。”

示例】那时的长安县姓苏,名又简,是个榜下即用,为人却甚狡猾,专门承风希旨。 ——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60回

3、

承颜候色

[chéng yán hòu sè]

【解释】看人脸色行事,不敢有不同意见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寇治传》:“畏避势家,承颜侯色,不能有所执据。”

【示例】佞谄之论,承颜候色,因其所好,以悦导之。 ——唐·魏征《陈书后主纪论》

4、

承上起下

[chéng shàng qǐ xià]

【解释】指承接前者,引出后者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故君子戒慎”唐孔颖达疏:“故,承上起下之辞。”

【示例】第五章为承上起下之词。 ——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“丧乱既平”清·陈奂传疏

5、

承嬗离合

[chéng shàn lí hé]

【解释】继承演变。

6、

承先启后

[chéng xiān qǐ hòu]

【解释】继承前代的,启发后代的。

【出处】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
【示例】文中这句话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。

7、

承天之佑

[chéng tiān zhī yòu]

【解释】承:受;佑:保佑。蒙受老天的保佑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大有》:“自天佑之,吉无不利。

【示例】迫窜良将,夷其肢股。屡蹶复兴,承天之佑。 ——章炳麟《民国五豪赞》

8、

承颜顺旨

[chéng yán shùn zhǐ]

【解释】迎合颜色,顺从意旨。

【出处】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王蕃传》:“蕃体气高亮,不能承颜顺旨。”

【示例】蜀孟熙贩果实养父母,承颜顺旨,温凊定省,出告反面。 ——《儆诫录》

9、

承上启下

[chéng shàng qǐ xià]

【解释】承接上面的,引起下面的。多用在写文章方面。

【出处】宋·张炎《词源·制曲》:“思量头如何起,尾如何结,方始选韵,而后述曲,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,须要承上启下。”

【示例】这两段文字中应有几句承上启下的话。

10、

承欢膝下

[chéng huān xī xià]

【解释】承欢:旧指侍奉父母;膝下: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,故表示幼年。旧指侍奉父母。

【出处】《孝经·圣治》:“故亲生之膝下,以养父母曰严。”

【示例】冀尘迹丘中,绝汉机于俗纲,承欢膝下,驭潘舆于家园。 ——唐·骆宾王《上廉使启》

11、

承天之祐

[chéng tiān zhī yòu]

【解释】承:受;祐:保佑。蒙受老天的保祐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大有》:“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”

【示例】迫窜良将,夷其肢股。屡蹶复兴,承天之祐。 ——章炳麟《民国五豪赞》

12、

承平盛世

[chéng píng shèng shì]

【解释】承平:太平。太平、兴盛的时代。

【出处】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今累世承平,豪富吏民资数钜万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都希望有承平盛世的局面。

13、

承前启后

[chéng qián qǐ hòu]

【解释】承:承接;启:开创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后来的。指继承前人事业,为后人开辟道路。

【出处】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
【示例】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,实较老年为尤甚,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桥梁,国家的绝续,全在他们肩上的。 ——鲁迅《两地书》一一

14、

承欢献媚

[chéng huān xiàn mèi]

【解释】承欢:迎合他人博取欢心。以自己的媚态博得别人欢心。

【出处】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四围小花,好像承欢献媚,服从那大花的样子。”

15、

承天之祜

[chéng tiān zhī hù]

【解释】承:蒙受;祜:福。蒙受老天的赐福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受天之祜。”

【示例】迫窜良将,夷其肢股,屡蹶复兴,承天之祜。 ——章炳麟《民国五豪赞》

“承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百般奉承

[bǎi bān fèng chéng]

【解释】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。

【出处】元·关汉卿《金线池》:“巴不得接着子弟,就是钱龙入门,百般奉承他,常怕一个留他不住,怎么刚刚三日,便要赶他出门?”

【示例】你要注意他的百般奉承,他是有所求的。

2、

一手运承

[yī shǒu yùn chéng]

【解释】一个人独立处理。

3、

衣钵相承

[yī bō xiāng chéng]

【解释】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,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。比喻技术、学术的师徒相传。

【出处】《旧唐书·神秀传》:“昔后魏末,有僧达摩者,本天竺王子,以护国出家,入南海,得禅宗妙法,云自释迦相传,有衣钵为记,世相付授。”

【示例】由此道者无不各得其所欲而去,衣钵相承,牢结而不可解。 ——刘德桂《嘉庆皇帝》第二十节

4、

继继承承

[jì jì chéng chéng]

【解释】指前后相承,延续不断。
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圣子神孙,继继承承,于千万年,敬戒不怠。”

【示例】则日日生者,实日日死也。天曰生生,性曰存存,继继承承,运以不停。 ——清·谭嗣同《仁学》十六

5、

学无师承

[xué wú shī chéng]

【解释】学业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传授或未经名师传授。多作自谦之辞。

【出处】宋·黄庭坚《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》:“我学少师承,坎井可窥底。”

【示例】真晟学无师承,独得于遗经之中。 ——《明史·陈真晟传》

6、

一脉相承

[yī mài xiāng chéng]

【解释】一脉:一个血统;相承:继承。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批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。

【出处】宋·钱时《两汉笔记》卷十一:“是故言必称尧舜,而非尧舜之道则不敢陈于王前,一脉相承,如薪传火,无他道也。”

【示例】如果我们再知道他们是好到如之问《祭杨盈川文》所说的那程度,我们便更能了然于王、杨与沈、宋所以是一脉相承之故。 ——闻一多《四杰》

7、

阿谀奉承

[ē yú fèng chéng]

【解释】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奉承:恭维,讨好。曲从拍马,迎合别人,竭力向人讨好。

【出处】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

8、

另眼看承

[lìng yǎn kàn chéng]

【解释】用另一种眼光看待。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。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。

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二十七:“实不相瞒,小僧原是羽林卫军人,名叫曾虎二,去年出征,拨在老爷部下。因见我勇力过人,留我帐前亲随,另眼看承。”

9、

口耳相承

[kǒu ěr xiāng chéng]

【解释】指接受传闻。

【出处】明·方孝孺《答王仲缙书》之一:“数年来士大夫不察其实,口耳相承,猥有所称引,愈久愈讹,遂以滋甚。”

10、

一系相承

[yī xì xiāng chéng]

【解释】一系:一个血统;相承:继承。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批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。

【出处】宋·钱时《两汉笔记》卷十一:“是故言必称尧舜,而非尧舜之道则不敢陈于王前,一脉相承,如薪传火,无他道也。”

【示例】但他要驳斥激变论,就得强调各种生物先后代的一系相承,结果把质变一面放在一边了。 ——周建人《达尔文主义》

11、

一脉亲承

[yī mài qīn chéng]

【解释】一脉:一个血统;承:继承。从同一血统、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。批某种思想、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。

【出处】宋·钱时《两汉笔记》卷十一:“是故言必称尧舜,而非尧舜之道则不敢陈于王前,一脉相承,如薪传火,无他道也。”

“承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膝下承欢

[xī xià chéng huān]

【解释】在父母跟前尽心侍奉,以博得父母的欢心。

【出处】晋·刘柔妻王氏《怀思赋》:“想昔日之欢侍,奉膝下而治裕。”唐·骆宾王《上廉察使启》:“冀尘迹于丘中,绝汉机于俗网;获承欢于膝下,驭潘舆于家园。”

【示例】近来我在林下,倒常教他做几首诗,吟咏性情,要他知道乐天知命的道理,在我膝下承欢便了。 ——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

2、

敢不承命

[gǎn bù chéng mìng]

【解释】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。

【出处】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吾君子顺先典,贶某重礼,某不敢辞,敢不承命。”

【示例】苟列定矣,敢不承命。 ——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
3、

宣化承流

[xuān huà chéng liú]

【解释】宣布恩德,承受风教。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。

【出处】语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之郡守、县令,民之师帅,所使承流而宣化也;故师帅不贤,则主德不宣,恩泽不流。”

【示例】碧云天际,旌旗蔽江渚。风利飞帆速,声振波拂。宣化承流,明时展经济。 ——明无名氏《鸣凤记·林遇夏舟》

4、

先意承指

[xiān yì chéng zhǐ]

【解释】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
【出处】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臣节》:“先意承指者,佞谄之徒也。”

5、

曲意承迎

[qǔ yì chéng yíng]

【解释】想方设法奉承讨好别人。同“曲意逢迎”。
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黄九郎》:“生曲意承迎,笑问所来。”

6、

先意承颜

[xiān yì chéng yán]

【解释】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同“先意承志”。

【出处】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未知养亲者,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,怡声下气。”

7、

曲意承奉

[qū yì chéng fèng]

【解释】曲意:违心。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奉承讨好别人。

【出处】《旧五代史·康义诚传》:“明宗不豫,秦王讽义诚为助,义诚曲意承奉,亦非真诚。及朱宏昭、冯赟等惧祸,谋于义诚。”

【示例】徐武公、李文达当国,曲意承奉,徐则以为狂生,李见其有大志,且通文墨,亦重之也。 ——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三十九

8、

仰承鼻息

[yǎng chéng bí xī]

【解释】仰:依赖;息:呼吸时进出的气。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。比喻依赖别人,不能自主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袁绍孤客穷军,仰我鼻息,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,绝其哺乳,立可饿杀。”

【示例】奈员逆受制于绍深,事事仰承鼻息,适值绍深妻死,遂把宣娇再嫁绍深。 ——清·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四十二回

9、

望风承旨

[wàng fēng chéng zhǐ]

【解释】指说话行事同机迎合他人意旨。见“望风希指”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由是朝臣震慑,望风承旨。”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骏戚属尊重,权要赫奕。内外有司,望风承旨。”

【示例】……因此便有些州、县望风承旨,借着应酬外国人以为巴结制台地步。 ——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四回

10、

慎终承始

[shèn zhōng chéng shǐ]

【解释】谨慎收尾,如同开始时一样。指始终要谨慎从事。同“慎终如始”。

【出处】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公会齐侯云云盟于牡丘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》常谓齐内以治外者善谋也,慎终以承始者善道也。”

11、

奉令承教

[fèng lìng chéng jiào]

【解释】奉:遵从;承:接受。遵从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、意图去办事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臣自以为奉令承教,可以免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
【示例】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,变生不意,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。 ——章炳麟《致袁世凯电》

12、

袭冶承弓

[xí yě chéng gōng]

【解释】指继承父业。

【出处】语出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袭;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

【示例】枕经籍史,销灯火于三余;袭冶承弓,觊风云于一旦。 ——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就逮》

13、

四海承平

[sì hǎi chéng píng]

【解释】承平:太平。指全国境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太平无事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孝武纂极,四海承平。志尚奢丽,尤敬神明。”

【示例】当今四海承平,万方朝贡,有什么紧急事情,这等大惊小怪? ——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二十九回

14、

开国承家

[kāi guó chéng jiā]

【解释】指建立邦国,继承封邑。

【出处】《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。”孔颖达疏:“若其功大,使之开国为诸侯;若其功小,使之承家为卿大夫。”

【示例】案世家之为义也,岂不以开国承家,世代相续? ——唐·刘知幾《史通·世家》

15、

先意承旨

[xiān yì chéng zhǐ]

【解释】先意:超先想到;承旨:遵从意旨。原指不等父母开口就能迎合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上级意图,极力奉承。
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八奸》:“此人主未命而唯唯,未使而诺诺,先意承旨,观貌察色,以先主心者也。”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先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
16、

奉命承教

[fèng mìng chéng jiào]

【解释】奉:敬受;承教:接受教诲。指奉行命令,接受教诲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臣自以为奉命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”

【示例】其中有不合于奉命承教,一味服从之意者,则任意删节,或曲为解说,以养成其盲从之性。 ——孙中山《伦敦被难记》

17、

希旨承颜

[xī zhǐ chéng yán]

【解释】指言语行动迎合上级的意图。

【出处】《孔丛子·抗志》:“希旨容媚,则君亲之。”《汉书· 不疑传》:“闻暴公子威名久矣,今乃承颜接辞。”

18、

贯鱼承宠

[guàn yú chéng chǒng]

【解释】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慎贯鱼之次,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,遐迩有愤怨之声。”

【示例】一时龚、孔二贵嫔,王、李二美人,张、薛二淑媛,袁昭仪、何婕妤、江修容,并得贯鱼承宠。 ——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

19、

一力承当

[yī lì chéng dāng]

【解释】一力:独力。一个人独自负责。
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开棺之罪,我一力当之,不致相累。”

【示例】你再去说,如果他肯归降,但有山高水低,我一力承当。(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十七回)

20、

一力承担

[yī lì chéng dān]

【解释】一力:独力。一个人独自负责。
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开棺之罪,我一力当之,不致相累。”

【示例】这时丐帮广撒英雄帖招集天下英雄,陆冠英夫妇一力承担,将英雄宴设在陆家庄中。 ——金庸《神雕侠侣》第十一回

21、

应天承运

[yìng tiān chéng yùn]

【解释】顺应天命,受天世运。

【出处】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汉高应天承运革命,向虽不醉,犹当斩蛇。”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回:“话说大清朝应天承运,奄有万方,一直照着中国向来的旧制,因势利导,果然风调雨顺,国泰民安。”

【示例】既以尚法为水德,在秦是应天承运来杀人,当然要‘专任狱吏,狱吏得亲信’,而‘乐以刑杀为威’。 ——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》

22、

起承转合

[qǐ chéng zhuǎn hé]

【解释】起:开头;承:承接上文加以申述;转:转折;合:结束。泛指文章的做法。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。

【出处】清·金圣叹《西厢记读法》:“有此许多起承转合,便令题目透出文字。”

【示例】然而不得已,也只好起承转合,上台去说几句。 ——鲁迅《而已集·通信》

23、

一柱承天

[yī zhù chéng tiān]

【解释】一根柱托住天。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。

【出处】唐·张固《独秀山》诗:“会得乾坤融结意,擎天一柱在南州。”《唐·大诏令集·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;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
【示例】西山古渊人莫测,一柱承天万牛力。 ——元·袁桷《李士弘枯木风竹图》

24、

痀偻承蜩

[jū lóu chéng tiáo]

【解释】痀偻:曲背;承:粘;蜩:蝉。驼背老人粘蝉。比喻做事专心才能成功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达生》:“仲尼适楚,出于林中,见痀偻承蜩,犹掇之也。”

25、

迎意承旨

[yǐng yì chéng zhǐ]

【解释】迎合、承接别人的意思。

【出处】《新五代史·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》:“刘氏多智,善迎意承旨,其他嫔御莫得进见。”

26、

子承父业

[zǐ chéng fù yè]

【解释】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
【出处】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利山和尚》:“僧问:不历僧只获法身,请师直指。师云:子承父业。”

【示例】现代社会子承父业的现象并不普遍。

27、

奉天承运

[fèng tiān chéng yùn]

【解释】奉:遵照;奉天:遵从天意,指皇帝受命于天;承运:继承新生的气运。指君权神授。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。

【出处】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更正殿名》:“太祖奉天二字,实千古独见,万世不可易。以故神训中云:皇帝所执大圭,上镂‘奉天法祖’四字。……臣下诰敕命中,必首云‘奉天承运皇帝’。”

【示例】古代皇帝的诏书都是以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”开头的。

28、

继承衣钵

[jì chéng yī bō]

【解释】衣钵:佛教用语,指法衣和食钵。泛指继承某人的思想体系,学术知识或技巧技能。

【出处】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五卷第二十七章:“我已是将近六十的人,虽说这庵里也有七八个徒弟,可是没有一个可以继承衣钵的,我常常为此操心。”

29、

天下承平

[tiān xià chéng píng]

【解释】国家持久太平。

【出处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81回:“玄宗只道天下承平无事,又尝亲阅库藏,见财货充盈,一发志骄意满,视金帛如粪土,赏赐无限。”

30、

四海承风

[sì hǎi chéng fēng]

【解释】指全国都接受教化。

【出处】《孔子家语·好生》:“舜之为君也,其政好生而恶杀,……是以四海承风。”

31、

摄官承乏

[shè guān chéng fá]

【解释】摄:代理;承乏:指官位空着无人出任,暂且由自己承担。旧时常用作官场自谦语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文公二年》:“敢告不敏,摄官承乏。”

【示例】章炳麟《为辛亥同志俱乐部纠正段祺瑞废止法统令通电》:“虽摄官承乏,亦应权宜,而毁法乱常,遂成习惯。”

32、

先意承志

[xiān yì chéng zhì]

【解释】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。后指揣摸人意,谄媚逢迎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君子之所为孝者,先意承志,谕父母于道。”

【示例】我不是别人,那知道别人的意思呢?‘先意承志’的妙法,又未曾学过。 ——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海上通信》

33、

菽水承欢

[shū shuǐ chéng huān]

【解释】菽水:豆和水,指普通饮食;承欢:侍奉父母使其欢喜。指奉养父母,使父母欢乐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

【示例】慈帏恩爱成抛闪,怎能彀菽水承欢。 ——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祝发记·分食寄姑》

相关文章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38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