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饰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饰词矫情

[shì cí jiǎo qíng]

【解释】饰:修饰。修饰言辞掩盖真相。

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83回:“都是汝等谗佞之徒,误国之辈,妒贤嫉能,闭塞贤路,饰词矫情,坏尽朝廷大事!”

2、

饰怪装奇

[shì guài zhuāng qí]

【解释】指故为怪异。

【出处】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变调》:“今之梨园,购得一新本,则因其新而愈新之,饰怪装奇,不遗余力。”

3、

饰非文过

[shì fēi wén guò]

【解释】粉饰掩盖过失、错误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颜师古注:“谓人有坚为辩言,不以诚质,学于非道,虽博无用,饰非文过,辞语顺泽,不听教命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陈梦雷《绝交书》:“老年兄怙终迷复,羞于饰非文过。”

4、

饰非养过

[shì fēi yǎng guò]

【解释】粉饰错误,养成过失。同“饰非遂过”。

【出处】宋·叶適《法度总论二》:“及其崛然自见者,犹皆自有为国之意,使其下无饰非养过之心。”

5、

饰非遂过

[shì fēi suì guò]

【解释】明知错误而加以掩饰,于是就造成过失。
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审应》:“公子食我之辩,适足以饰非遂过。”

6、

饰情矫行

[shì qíng jiǎo xíng]

【解释】指掩饰自己的真心本意,行为矫揉造作。

【出处】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问有廉洁自好之人,反为众忌,不说是饰情矫行,定指是钓誉沽名,群口挤排,每每是非颠倒,沉沦不显。”

7、

饰智矜愚

[shì zhì jīn yú]

【解释】装作有智慧而在无知者面前夸耀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饰知以惊愚,修身以明污。”

【示例】成汤伪让,仲尼饰智矜愚。斯数言者,战国有之。 ——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

8、

饰非拒谏

[shì fēi jù jiàn]

【解释】饰:掩饰;非:错误;谏:直言规劝。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

【出处】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

【示例】饰非拒谏,断自己意。 ——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

9、

饰非掩过

[shì fēi yǎn guò]

【解释】粉饰掩盖过失、错误。同“饰非文过”。

【出处】鲁迅《华而盖续编·学界的三魂》:“我虽然也被谥为‘土匪’之一,却并不想为前辈们饰非掩过。”

10、

饰非掩丑

[shì fēi yǎn chǒu]

【解释】饰:掩饰;非:错误;丑:丑恶。掩饰错误和丑恶的行为。
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因:“更可恨者,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,皆以‘好色不淫’为解,又以‘情而不淫’作案,此皆饰非掩丑之语耳。”

11、

饰垢掩疵

[shì gòu yǎn cī]

【解释】粉饰掩盖污点和缺点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萧宝夤传》:“虽当时文簿,记其殿最,日久月深,驳落都尽……累年之后,方求追访声迹,立其考第。无不苟相悦附,共为唇齿,饰垢掩疵,妄加丹素,趣令得阶而已,无所顾惜。”

“饰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张皇铺饰

[zhāng huáng pū shì]

【解释】铺:铺张;饰:装饰。夸张炫耀,大加修饰。
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公孙夏》:“区区一郡,何直得如此张皇?”

2、

游辞巧饰

[yóu cí qiǎo shì]

【解释】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评》:“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;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。”

3、

簠簋不饰

[fǔ guǐ bù shì]

【解释】簠簋:古代的食器、祭器;不饰:不整齐。指为官不清正廉洁的人。

【出处】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,不谓不廉,曰‘簠簋不饰’。”

【示例】沙老先生就有什么簠簋不饰处,也须明正其罪,朝廷从无此拳足相加之法。 ——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二回

4、

言无粉饰

[yán wú fěn shì]

【解释】粉饰:装饰表面。说出的话没有虚伪掩饰的地方。形容说话直言不讳。

【出处】明·彭大翼《山堂肆考》:“宋滕甫,东阳人,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,言无粉饰,洞见肺腑。”

5、

浓妆艳饰

[nóng zhuāng yàn shì]

【解释】形容妇女妆饰打扮得十分艳丽。同“浓妆艳抹”。

【出处】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白县尹诗》:“嘉兴白县尹得代,过姚庄,访僧胜福林。闲游市井间,见妇人女子,皆浓妆艳饰。”

【示例】那女孩儿浓妆艳饰从里面出来。 ——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回

6、

推诚不饰

[tuī chéng bù shì]

【解释】推诚相见,毫不掩饰自己。比喻对人诚实,毫无虚假之意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体貌素朴,性推诚不饰。”

7、

丰容靓饰

[fēng róng jìng shì]

【解释】靓饰:以脂粉装饰。面容丰润,妆饰美丽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“昭君丰容靓饰,光明汉宫,顾景裴回,竦动左右。”

【示例】呼韩邪临朝辞,帝召五女以示之,而昭君丰容靓饰,竦动左右。 ——宋·王观国《学林·王昭君》

8、

矜己自饰

[jīn jǐ zhì shì]

【解释】矜:夸耀;自饰:自己颂扬。夸耀称赞自己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郑兴传》:“嚣矜己自饰,常以为西伯复作,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。”

9、

矫情自饰

[jiǎo qíng zì shì]

【解释】矫情:掩饰真情。掩饰真情,粉饰自己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思王植传》:“文帝御之以术,矫情自饰,宫人左右,并为之说,故遂定为嗣。”

【示例】初,义之专政,矫情自饰,劳谦待士,时事得失,颇以关怀。 ——《魏书·道武七王列传》

10、

文采缘饰

[wén cǎi yuán shì]

【解释】文采:指文章精采;缘饰:指衣物镶缀的花边。指花边文学,文笔精美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习文法吏事,缘饰以儒术。”

【示例】非有文采缘饰。 ——宋·苏轼《策略》

“饰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掩非饰过

[yǎn fēi shì guò]

【解释】掩、饰:掩饰;非、过:错误。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辩足以饰非。”

2、

缘鹄饰玉

[yuán hú shì yù]

【解释】缘鹄:因某种机缘把鹄鸟做成羹,献给对方吃;饰玉:修饰玉鼎,造成美观的效果,让对方看了高兴。指因缘时会而登上高位

【出处】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天问》:“缘鹄饰玉,后帝是飨。”

3、

掩过饰非

[yǎn guò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犹言文过饰非。掩饰过失、错误。

【出处】李广田《〈散文三十篇〉序》:“他们想占有一切,他们的手不用以创造,而用以掩过饰非。”

4、

矫情饰行

[jiǎo qíng shì xíng]

【解释】掩饰实情,故作姿态。同“矫情饰貌”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恩倖传序》:“夫令色巧言,矫情饰貌,邀眄睐之利,射咳唾之私,此盖苟进之常也。”

【示例】每矫情饰行,以钓虚名,阴有夺宗之计。 ——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

5、

智足以饰非,辩足以行说

[zhì zú yǐ shì fēi,biàn zú yǐ xíng shuì]

【解释】智:智谋,指巧诈,诡辩。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,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

【出处】汉·刘向《说苑·臣术》:“四曰智足以饰非,辩足以行说,反言易辞而成文章,内离骨肉之亲,外妒乱朝廷,如此者谗臣也。”

6、

顺过饰非

[shùn guò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指徇私迁就而掩饰错误。

【出处】《宋史·律历志》:“忠辅于《易》粗窥大衍之旨,创立日法,撰演新历,不敢以言者,诚惧太史顺过饰非。”

7、

上用目,则下饰观

[shàng yòng mù,zé xià shì guān]

【解释】在上边的能够明察,下边的伪装行为就会被发现。
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有度》:“上用目,则下饰观;上用耳,则下饰声。”

8、

拒谏饰非

[jù jiàn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谏:直言规劝;饰:掩饰;非:错误。拒绝劝告,掩饰错误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成相》:“拒谏饰非,愚而上同,国必祸。”

【示例】但是他不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任何一个政策……他找到了拒谏饰非的方法。 ——毛泽东《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》

9、

絺章饰句

[zhǐ zhāng shì jù]

【解释】雕琢文辞,修饰章句

【出处】清·王韬《<蘅花馆诗录>自序》:“历观古人作,亦有不尽佳,要其研精殚力,积数年十年而后成,自有一家面目在,夫岂徒以絺章饰句为事哉?”

10、

矫情饰貌

[jiǎo qíng shì mào]

【解释】矫情:掩饰真情。掩饰真情,故作姿态。

【出处】《魏书·恩倖传序》:“夫令色巧言,矫情饰貌,邀眄睐之利,射咳唾之私,此盖苟进之常也。”

【示例】于是矫情饰貌,肆厥奸回,故得献后忠心。 ——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

11、

补过饰非

[bǔ guò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补过:弥补过失;饰非:文饰过错。指掩饰过错。

【出处】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6卷:“文士笔墨,为人补过饰非,往往如是。”

12、

矫心饰貌

[jiǎo xīn shì mào]

【解释】矫心:违背本意。故意违背本意,故作姿态以掩饰真情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梁·张缵《让尚书仆射表》:“而寸衿所滞,近蔽耳目,深浅清浊,岂有能预。加以矫心饰貌,酷非所闲,不喜俗人,与之共事。”

【示例】习骥厉驽,既非所任,矫心饰貌,又违所安,以是中寐怀惊。 ——清·张明弼《侯蒋八座主》

13、

矜句饰字

[jīn jù shì zì]

【解释】矜:慎重;饰:整饰。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,十分慎重。

【出处】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六卷:“彼以句字为辞,而不知古之所谓辞命辞章者,指其首尾结撰,而通谓之辞,非如今人以矜句饰字为辞也。”

14、

护过饰非

[hù guò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掩护错误、文饰过失。

【出处】《清史稿·和珅传》:“和珅率对不以实,诏斥护过饰非,革职留任。”

15、

长傲饰非

[zhǎng ào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滋长骄傲、掩饰过错。

【出处】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怙恶不悛,长傲饰非者,古下愚不肖之流。”

16、

粉饰太平

[fěn shì tài píng]

【解释】粉饰:涂饰表面。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再上皇帝书》:“岂有别生义理,曲加粉饰而能欺天下哉。”

【示例】有着粉饰太平的职责的人们是可原谅的,因为他们也有理由麻木。 ——闻一多《可怕的冷静》

17、

粉饰门面

[fěn shì mén miàn]

【解释】粉饰:打扮,装饰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。

【出处】周恩来《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——新专制主义》:“各级参议会、新县制等,都是粉饰门面的欺人摆设。”

18、

矫饰伪行

[jiǎo shì wěi xíng]

【解释】关于掩饰,行为虚伪。

【出处】宋·陈师道《后山诗话》:“某公用事,排斥端士,矫饰伪行。”

19、

掩罪饰非

[yǎn zuì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非:坏事。遮盖罪行,文饰坏事。

【出处】《明史·徐学诗传》:“盖嵩权力足以假手下石……文词便给足以掩罪饰非。”

20、

矫情饰诈

[jiǎo qíng shì zhà]

【解释】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。
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与宰执札子》:“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,辄具辞免,非敢矫情饰诈,罔上盗名。”

【示例】至谓海瑞矫情饰诈,种种奸伪,卖器皿以易袍,用敝靴以易带,此真公孙弘布被中梦想所不能到者。 ——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台省·房心宇侍郎》

21、

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

[zhì zú yǐ jù jiàn,yá zú yǐ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智谋足以使人拒绝规劝,言辞足以使人拒绝过错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帝纣资辨捷疾,闻见甚敏;材力过人,手格猛兽;知足以距谏,言足以饰非;矜人臣以能,高天下以声,以为皆出己之下。”

【示例】海陵智足以拒谏,言足以饰非。欲为君则弑其君,欲伐国则弑其母,欲夺人之妻则使之杀其夫。三纲绝矣,何暇他论。(《金史·海陵纪赞》)

22、

舞文饰智

[wǔ wén shì zhì]

【解释】指舞文弄墨、利用才智以作奸伪。

【出处】《旧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贞观中,万年尉司马玄景舞文饰智,以邀干没,太宗弃之都市。”

23、

矜愚饰智

[jīn yú shì zhì]

【解释】装作有智慧,在愚人面前夸耀自己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 饰知(智)以惊愚。”

【示例】岂尝有庐陵之《新五代史》、晦庵之《通鉴纲目》咬文嚼字,矜愚饰智。 ——梁启超《论书法》

24、

粉饰场面

[fěn shì chǎng miàn]

【解释】粉饰:打扮,装饰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美观。

【出处】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第二届国民参政会的前夜》:“在昆明的几位教授参政员,也多感觉到仅仅粉饰场面,实在没有意思。”

25、

修饰边幅

[xiū shì biān fú]

【解释】边幅:本指布帛的边缘,比喻人的仪表。修饰整个人的仪表。也比喻修饰表面,无关大局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天下雄雌未定,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,与图成败,反修饰边幅,如偶人形。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?”

【示例】他日卷土重来,不过修饰边幅,而与长江大局无与也。 ——章炳麟《与熊克武书》

26、

文过饰非

[wén guò shì fēi]

【解释】文、饰:掩饰;过、非:错误。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小人之过也必文。”《庄子·盗跖》:“辩足以饰非。”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惑经》:“岂与夫庸儒末学,文过饰非,使夫问者缄辞社口,怀疑不展,若斯而已哉?”

【示例】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,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;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。 ——邹韬奋《论文、杂感、随笔·硬吞香蕉皮》

相关文章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4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