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哭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哭天抹泪

[kū tiān mǒ lèi]

解释】形容哭哭啼啼。

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,在家里哭天抹泪的。”

示例】他听到这个小心立即哭天抹泪,大放悲声。

2、

哭天喊地

[kū tiān hǎn dì]

【解释】提高嗓门又哭又叫。
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二十三回:“说完在罗刹女肚子里连踢带打,痛得罗刹女面色苍白,哭天喊地,在地上乱滚。”

【示例】但震惊过度,又得忙着应变,竟无人哭天喊地。 ——亦舒《流金岁月》六

3、

哭岐泣练

[kū qí qì liàn]

【解释】指人的本质原本相同,只是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差异。

【出处】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杨子见逵路而哭之,为其可以南,可以北。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,可以黑。”

4、

哭天抢地

[kū tiān qiāng dì]

【解释】嘴里喊着天,头撞着地大声哭叫。

【示例】芝秀娘哭天抢地,痛不欲生,又打又骂芝秀的爹,家里乱成了一锅粥。 ——刘绍棠《鱼菱风景》

5、

哭丧着脸

[kū sāng zhe liǎn]

【解释】心里不愉快,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。

【出处】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四回:“那老头子哭丧着脸,不知说了一句甚么话,符老爷登时大发雷霆起来,把那独脚桌子一掀,匉訇一声,桌上的东西翻了个满地。”

【示例】你不要老是哭丧着脸。

6、

哭哭啼啼

[kū kū tí tí]

【解释】不停的哭泣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二折:“不由我哭哭啼啼,思量起雨泪沾衣。”

【示例】她整天哭哭啼啼,不吃不喝。

7、

哭眼抹泪

[kū yǎn mǒ lèi]

【解释】哭着诉说或控诉,形容哭哭啼啼。
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七回:“那老婆儿哭眼抹泪的说道:‘阿弥陀佛!说也不当好听的话。’”

8、

哭眼擦泪

[kū yǎn cā lèi]

【解释】哭着诉说或控诉,形容哭哭啼啼。
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二回:“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,在家里哭天抹泪的,也都不理会他。”

【示例】再说大喜的事,这么哭眼擦泪的,是为什么呢? ——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二回

9、

哭笑不得

[kū xiào bù dé]

【解释】哭也不好,笑也不好。形容很尴尬。

【出处】元·高安得《皮匠说谎》:“好一场恶一场,哭不得笑不得。”

【示例】否则咬着了辣椒,哭笑不得的时候,我不能负责。 ——鲁迅《伪自由书·止哭文学》

“哭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神愁鬼哭

[shén chóu guǐ kū]

【解释】形容十分愁苦凄惨。

【出处】明·陆采《怀香记·飞报捷音》:“吴国内甚惊恐,每发兵来交锋败北,端的神愁鬼哭。”

【示例】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愁云蔽日,杀气漫空。地覆天翻,神愁鬼哭。”

2、

昼吟宵哭

[zhòu yín xiāo kū]

【解释】昼夜哀叹、哭泣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[棼冒勃苏]七日而薄秦王之朝,雀立不转,昼吟宵哭,七日不得告。”

3、

干啼湿哭

[gān tí shī kū]

【解释】干啼:没有眼泪地啼哭;湿哭:有眼泪地啼哭。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。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尉景传》:“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!”

【示例】情随事转,事因世变,干啼湿哭,总为肤受,即其父母兄弟亦败梗飞絮,适相遭于江湖之上。 ——清·黄宗羲《南雷文案·黄孚先诗序》

4、

西台痛哭

[xī tái tòng kū]

【解释】宋末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害。八年后,谢翱与友人登西台痛哭致祭,并作《登西台恸哭记》以记其事。后用以称亡国之痛。

【出处】柳弃疾《怀人诗》之四:“西台痛哭谢晞发,眢井沉书郑亿翁。”

【示例】风流十年无遗爱,谁解西台痛哭诗。 ——叶叶《书壬子宫驼记后》诗

5、

包胥之哭

[bāo xū zhī kū]

【解释】包胥:春秋时楚国大臣申包胥。比喻到别国哀求援兵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。”

【示例】平西王吴三桂,介在东陲,独效包胥之哭。 ——《清史稿·睿忠亲王多尔衮传》

6、

一路哭

[yī lù kū]

【解释】路:宋代的行政区域名。在一个地区内,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。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。
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:“富弼曰:‘十二丈则是一笔,焉知一家哭耶!’仲淹曰:‘一家哭,何如一路哭耶!’”

【示例】轻风罕见,直挺挺不动五方旗;点雨无征,苦哀哀只闻一路哭。 ——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九

7、

抱头大哭

[bào tóu dà kū]

【解释】形容非常伤心或很是感动的样子。

【出处】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两人抱头大哭,哭了一场坐下。”

【示例】这一对被海峡分割了40年的夫妻,一经相见,抱头大哭,慨叹不已。

8、

流涕痛哭

[liú tì tòng kū]

【解释】涕:眼泪。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。”

【示例】绍兴初,某甫成童,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,或裂眦嚼齿,或流涕痛哭。 ——宋·陆游《跋傅给事帖》

9、

抱头痛哭

[bào tóu tòng kū]

【解释】指十分伤心或感动,抱头大哭。

【出处】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。”

【示例】他的妻子不幸去世,他抱头痛哭,悲痛欲绝。

10、

穷途之哭

[qióng tú zhī kū]

【解释】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,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时率意独驾,不由径路,车迹所穷,辄痛哭而返。”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!”

【示例】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。 ——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
11、

号咷大哭

[háo táo dà kū]

【解释】号咷:也写作“嚎啕”,大声哭叫。形容放声大哭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
【示例】不能思想,只是号咷大哭。 ——叶圣陶《春光不是她的了》

12、

秦庭之哭

[qín tíng zhī kū]

【解释】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。后也指哀求别人救助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“申包胥如秦乞师,……立依于庭墙而哭,日夜不绝声,勺饮不入口,七日。秦哀公为之赋《无衣》,九顿首而坐。秦师乃出。”

【示例】我只能用下策,派人向绵竹 ——刘宇亮)作秦庭之哭。 ——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十三章

13、

街号巷哭

[jiē hào xiàng kū]

【解释】号哭于大街小巷。形容悲痛至极。

【出处】晋·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凡尔同围,心焉摧剥,扶老携幼,街号巷哭。”

14、

号啕痛哭

[háo táo tòng kū]

【解释】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
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6回:“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,拿在后房灯下,对袈裟号啕痛哭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2回:“张奇妻子举家号啕痛哭。”

15、

蛤蟆夜哭

[há má yè kū]

【解释】蛤蟆于夜晚哭泣。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。

【出处】《艾子杂说》:“复闻有言曰:‘吾今幸无尾,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。”

【示例】蛤蟆夜哭的做法让人讨厌。

16、

嚎啕大哭

[háo táo dà kū]

【解释】大声哭叫。
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6回:“今日看他悲哀欲绝,心里更加不忍,竟嚎啕大哭起来。”

【示例】我情不自禁地嚎啕大哭起来。

17、

神嚎鬼哭

[shén háo guǐ kū]

【解释】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同“神号鬼哭”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【示例】真真气煞人!今天那贱人忽然嚷起肚子痛来,嚷了个神嚎鬼哭,我见他这样辛苦,便来请先生。 ——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五回

18、

一路之哭

[yī lù zhī kū]

【解释】路:宋代的行政区域名。在一个地区内,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。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。
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:“富弼曰:‘十二丈则是一笔,焉知一家哭耶!’仲淹曰:‘一家哭,何如一路哭耶!’”

【示例】今之当道曾不念此,其人进士也,则容养不问,使肆于民上,不惜一路之哭而惜一路之哭。 ——明·陆粲《去积弊以振作人材疏》

19、

牛衣夜哭

[niú yī yè kū]

【解释】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。同“牛衣对泣”。

【出处】唐·温庭筠《上裴舍人启》:“今则阮路兴悲,商歌结恨;牛衣夜哭,马柱晨吟。”

20、

神号鬼哭

[shén háo guǐ kū]

【解释】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【出处】《古尊宿语录·云峰悦禅师》:“十五十六天轮地轴,日面月面神号鬼哭。”

【示例】此时北京城内百姓黎民,一个个鼠撺狼奔,一家家神号鬼哭。 ——《水浒传》第六六回

21、

狼号鬼哭

[láng háo guǐ kū]

【解释】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【示例】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!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)

22、

号啕大哭

[háo táo dà kū]

【解释】号啕:大哭声。放声大哭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同人》:“同人先号咷而后笑。”

【示例】不能思想,只是号咷大哭。 ——叶圣陶《春光不是她的了》

23、

失声痛哭

[shī shēng tòng kū]

【解释】因为过度悲痛而痛哭。
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二回:“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,痛定思痛,也不觉失声痛哭。”

【示例】众百姓见到此碑,想起他生平的好处,往往失声痛哭,因此这碑称为“堕泪碑”。 ——金庸《神雕侠侣》第三十五回

24、

长歌当哭

[cháng gē dàng kū]

【解释】长歌:长声歌咏,也指写诗;当:当作。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,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。

【出处】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杂曲歌辞·悲歌》:“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”

【示例】感怀触绪,聊赋四章,匪曰无故呻吟,亦长歌当哭之意耳。 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七回

25、

行号巷哭

[xíng háo xiàng kū]

【解释】行:路;号:大声哭叫。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。形容人们极度悲哀。

【出处】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苟在食土之毛,含气之类,莫不叩心绝气,行号巷哭。”

【示例】俄而暴卒,百姓行号巷哭,市里为之喧沸,设祭奠于郡庭者四百余人。 ——《南史·萧昂传》

26、

长歌代哭

[cháng gē dài kū]

【解释】长歌:放声歌咏,借指写诗文。用放声歌咏来代替痛哭泣,借以抒发胸中的悲愤。

【出处】清·秋瑾《挽故人陈阙生》序:“手挽一章,亦长歌代哭之意。”

27、

啼啼哭哭

[tí tí kū kū]

【解释】哭泣不止。

【出处】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只见许多男女,啼啼哭哭,在街上过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20回:“俺女儿金莲时常想起了他,就要啼啼哭哭。”

“哭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鬼哭神惊

[guǐ kū shén jīng]

【解释】形容极度惊恐。

【出处】《水浒传》第七十回:“张清带住枪杆,去锦袋中摸出一石子。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”

2、

啼天哭地

[tí tiān kū dì]

【解释】呼天叫地的哭号,形容非常悲痛。

【出处】元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阑路驾上书》:“奉使来时,惊天动地,奉使去时,乌天黑地,官吏都欢天喜地,百姓却啼天哭地。”

【示例】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·阑驾上书》:“奉使来时,惊天动地;奉使去时,乌天黑地;官吏都欢天喜地,百姓却啼天哭地。”

3、

鬼哭神愁

[guǐ kū shén chóu]

【解释】形容惊恐忧愁。

【出处】明·陈汝元《金莲花·释愤》:“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,权势倾朝。手指一挥,两班里鸟惊鱼骇;眉头半锁,满朝中鬼哭神愁。”

【示例】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40卷:“出匣时,霜寒雪凛,耀光处,鬼哭神愁,乃天赐之至宝也。”

4、

鬼哭狼嚎

[guǐ kū láng háo]

【解释】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【示例】况且宝玉才好了些,连我们也不敢说话,你反打的人鬼哭狼嚎的! 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八回

5、

痛哭流涕

[tòng kū liú tì]

【解释】涕:眼泪。形容伤心到极点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。”《宋史·胡铨传》:“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,国势陵夷不可复振,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。”

【示例】我怎能忍心告诉他,使这个老人痛哭流涕呢? ——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六章

6、

擗踊哭泣

[pǐ yǒng kū qì]

【解释】擗:以手拍击胸膛;踊:用脚顿地。捶着胸跺着脚大哭。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。

【出处】《孝经·丧亲》:“擗踊哭泣,哀以送之。”

【示例】力士母表氏卒,百献被发受吊,擗踊哭泣;过于己亲。 ——宋·孔平仲《续世说·邪谄》

7、

鬼哭狼号

[guǐ kū láng háo]

【解释】号:大声哭喊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【出处】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20回:“又神差鬼使,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。”

8、

鬼哭天愁

[guǐ kū tiān chóu]

【解释】形容悲惨凄凉。

【出处】高旭《五月十九日和巢南韵即寄越中》:“鬼哭天愁冷雨斜,黄龙晋酒恨徒赊。”

9、

鬼哭狼嗥

[guǐ kū láng háo]

【解释】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。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,令人惊恐。

【出处】魏巍《东方》第三部第六章:“有的钻到汽车下,有的往坦克的后面涌,鬼哭狼嗥,乱成一片。”

【示例】忽然,三架飞机掠过头上,鬼哭狼嗥一般往北山飞去。 ——管桦《惩罚》五

10、

一路哭声

[yī lù kū shēng]

【解释】路:宋代的行政区域名。在一个地区内,到处是老百姓的哭声。比喻一个地区的百姓因遭受灾难而痛苦。

【出处】宋·朱熹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参政范文正公》:“富弼曰:‘十二丈则是一笔,焉知一家哭耶!’仲淹曰:‘一家哭,何如一路哭耶!’”

【示例】戎马掀天动地来,荆襄一路哭声哀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二

11、

歌于斯,哭于斯

[gē yǘ sī,kū yú sī]

【解释】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晋献文子成室。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:‘美哉轮焉,美哉奂焉。歌于斯,哭于斯。’”

12、

恸哭流涕

[tòng kū liú tì]

【解释】恸:哀痛;涕:眼泪。形容极其悲痛伤心。

【出处】宋·陈亮《祭朱寿之文》:“今子之死,乃独有感于余心而兴不幸之叹,至于恸哭流涕不能自已。”

【示例】读之自然恸哭流涕,又不待以痛哭流涕自言也。 ——明·李贽《焚书·李中丞奏议序》

13、

猫儿哭鼠

[māo ér kū shǔ]

【解释】比喻假慈悲,伪装同情。

【出处】吴组缃《一千八百担》:“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,都是猫儿哭鼠。”

14、

卧冰哭竹

[wò bīng kū zhú]

【解释】卧冰: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;哭竹:楚人孟宗天寒求笋。指对父母十分孝顺
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3卷:“说到此处,就是卧冰哭竹,扇枕温衾,也难报答万一。”

15、

鬼哭粟飞

[guǐ kū sù fēi]

【解释】传说苍颉造字,惊天动地,天雨粟,鬼夜哭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苍颉造之,鬼哭粟飞;黄帝用之,官治民察。”

16、

鸟哭猿啼

[niǎo kū yuán tí]

【解释】泛指禽兽悲鸣。形容悲凉的情景。

【出处】唐·王维《能禅师碑》:“山崩川竭,鸟哭猿啼。”

17、

猫哭老鼠

[māo kū lǎo shǔ]

【解释】比喻假慈悲。

【出处】《说唐》第62回:“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,又同牛鼻道人在此‘猫儿哭老鼠’,假慈悲。”

【示例】唯美主义者高举艺术至上的大旗,人道主义者效猫哭老鼠的悲叹。 ——茅盾《我们这文坛》

18、

号天哭地

[háo tiān kū dì]

【解释】哭天抢地。形容十分悲伤。

【出处】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只见林冲的娘子,号天哭地叫将来,女使锦儿抱着一包衣服,一路寻到酒店里。”

【示例】女人遇到伤心事大都喜欢号天哭地。

19、

辟踊哭泣

[pì yǒng kū qì]

【解释】辟:通“擗”,以手拍击胸膛;踊:用脚顿地。捶着胸跺着脚大哭。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主术训》:“衰绖管屦,辟踊哭泣,所以谕哀也。”

20、

猫哭耗子

[māo kū hào zǐ]

【解释】比喻假慈悲,伪装同情。

【出处】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:“他愤愤地说:‘别样都还罢了,折尾的声明,不是猫哭耗子?’”

21、

湿哭干啼

[shī kū gān tí]

【解释】湿哭:有眼泪地啼哭;干啼:没有眼泪地啼哭。形容哭哭啼啼的样子。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出的各种表情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尉景传》:“小儿惯去,放使作心腹,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!”

【示例】留客且为无事饮,对花还作有情痴,羲之乐死从今定,湿哭干啼总不知。 ——清·赵翼《瓯北诗钞·七言律五·七十自述》其二十五

22、

鬼哭神嚎

[guǐ kū shén háo]

【解释】号:哭。形容大声哭叫,声音凄厉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第二折:“可怎生神嚎鬼哭,雾惨云昏,白日为幽。”

【示例】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,一个个鼠窜狼奔,一家家鬼哭神嚎。 ——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

23、

见哭兴悲

[jiàn kū xīng bēi]

【解释】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。指产生同情心。

【出处】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还玉》:“迟共疾,俺敢待寻生替死,自古道见哭兴悲。”

24、

鬼哭神号

[guǐ kū shén hào]

【解释】①形容哭叫悲惨凄厉。②形容声音大而杂乱,令人惊恐。

【出处】元·杨暹《西游记》第三本第九出:“则听得鬼哭神号,休猜做三唱《阳关》出霸桥。”

【示例】那浪掀天括地,鬼哭神号,惊怕杀人。 ——《古今小说·杨谦之客舫遇侠僧》

相关文章

清平调·其三

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

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

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

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1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