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与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

[yǔ jūn yī xī huà,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]

解释】与你谈一晚上话,让我受益匪浅。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受益却很多

出处】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!真是闻所未闻!’”

示例】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3章:“军区司令的这番谈话,给我莫大的欣喜,真是‘与君一夕话,胜读十年书’了。”

2、

古为

[yǔ gǔ wéi tú]

【解释】徒:同类的人。和古人作朋友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为人之所为者,人亦无疵焉,是之谓与人为徒。成而上比者,与古为徒。”

3、

与时推移

[yǔ shí tuī yí]

【解释】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。

【出处】唐·李白《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》:“吾不凝滞于物,与时推移。”

4、

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

[yǔ jūn yī xí huà,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]

【解释】君:尊称对方;胜:胜于。和您谈了一会儿,受益比读了十年书还多。形容与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,收获却很大。

【出处】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子平听说,肃然起敬道:‘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真是闻所未闻。’”

【示例】如何是与人乐乐?曰: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如何是众乐乐?曰:此中空洞原无物,何止容卿数百人。 ——南怀瑾《学而第一·谁来了解你》

5、

与狐谋裘

[yǔ hú móu qiú]

【解释】裘:毛皮。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做大衣。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,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。

【出处】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述赦》:“与狐议裘,无时焉可。”

6、

与世隔绝

[yǔ shì gé jué]

【解释】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,断绝来往。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。

【出处】杨朔《泰山极顶》:“他们还过着这种单个的生活,未免太与世隔绝了吧?”

【示例】这个山区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。

7、

与民同忧

[yǔ mín tóng yōu]

【解释】与人民共患难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舜钦《诣匦疏》:“又念有天下者未见不监古而治,弃古而乱也。岂上位者务在镇静,不须与民同忧也?”

8、

与虎谋皮

[yǔ hǔ móu pí]

【解释】谋:商量。跟老虎商量要剥它的皮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绝对办不到。

【出处】晋·苻郎《苻子》:“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,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
【示例】过去与蒋介石谈判,正如陈嘉庚先生在一九四六年打给我的电报中所说,是“无异与虎谋皮”。 ——周恩来《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》

9、

与人方便

[yǔ rén fāng biàn]

【解释】与:给。给予他人各种便利
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8回:“施主莫恼。‘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’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?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。”

10、

与草木俱腐

[yǔ cǎo mù jù fǔ]

【解释】俱:全,都。和草木一起腐烂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,死后也默默无闻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与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者,可胜咤哉!”

【示例】观此五者,则其他姓名不传,与草木俱腐者,盖不可胜计矣。 ——宋·洪迈《容斋续笔》卷十七

11、

与草木俱灰

[yǔ cǎo mù jù huī]

【解释】俱:全,都。和草木一起变成灰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,死后也默默无闻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与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者,可胜咤哉!”

【示例】既为男子,忍与草木俱灰。 ——明·陈继儒《晚香堂·附赞·有序》

12、

与人无忤

[yǔ rén wú wǔ]

【解释】忤:抵触。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。指与人相处和善。

【出处】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无忤逆之言,无不合之义。”

【示例】闿运晚睹世变,与人无忤,以唯阿自容。 ——《清史稿·儒林传·王闿运》

13、

与民除害

[yǔ hǔ chú hài]

【解释】替百姓除祸害。

【出处】汉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丞相衔奉国威,为民除害,元恶大憝,心当枭夷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一回:“我一到任,必要为国尽忠,与民除害,上报君恩,下安民业,剪恶安良。”

14、

与君周旋

[yǔ jūn zhōu xuán]

【解释】周旋:追逐驰逐。奉陪你较量较量。指表面礼貌实际不客气

【出处】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:“其左执鞭弭,右属橐腱,以与君周旋。”

15、

与天地同寿

[yǔ tiān dì tóng shòu]

【解释】寿:寿命。与天地一样长久。比喻寿命很长

【出处】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原·涉江》:“登昆仑兮食玉英,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”

16、

与世俯仰

[yǔ shì fǔ yǎng]

【解释】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

【出处】《宋史·文苑传六·米芾》:“[米芾]又不能与世俯仰,故从仕数困。”

【示例】这种爱憎分明,丝毫不苟的敏感性,难道不比那种是非不清,与世俯仰的恶习好很多吗? ——愚明《青年与枣树》

17、

与死扶伤

[yǔ sǐ fú shāng]

【解释】与:援助;扶:扶助。援助要死的人,辅助受伤的人

【出处】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白刃合,流矢接,步血属肠,与死扶伤。”

18、

与虎添翼

[yǔ hǔ tiān yì]

【解释】翼:翅膀。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,增加恶人的势力。

【出处】《逸周书·寤敬篇》:“毋为虎傅翼,将飞入邑,择人而食之。”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今乘万民之力而反为残贼,是为虎傅翼,曷为弗除。”

【示例】若纵之使之归袁绍,是与虎添翼也。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七回

19、

与世浮沉

[yǔ shì fú chén]

【解释】随波逐流,附和世俗。

【出处】宋·司马光《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》:“然不能与世浮沉。平视贵要,若无人,故所至龃龉。”

【示例】然三官之为人,即萧萧易水,亦将羞而不流,况碌碌与世浮沉者耶! 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商三官》

20、

与日俱增

[yǔ rì jù zēng]

【解释】与:跟,和。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。形容不断增长。

【出处】宋·吕祖谦《吕东莱集·为梁参政作乞解罢政事表二首》:“涉冬浸剧,与日俱增。”

【示例】半个月过去了,风平浪静,然而老赵心里愁闷却与日俱增了。(茅盾《过年》)

21、

与物无竞

[yǔ wù wú jìng]

【解释】指与世人无所争竞。

【出处】《北史·薛辩传》:“湖少有节操,笃志于学,专精讲习,不干时务,与物无竞,好以德义服人。”

【示例】宰相重任,卿辈更审议之。吾在河东时见冯书记多才博学,与物无竞,此可相矣。 ——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天成二年》

22、

与时偕行

[yǔ shí xié xíng]

【解释】变通趋时。

【出处】《易·损》:“损益盈虚,与时偕行。”

23、

与时消息

[yǔ shí xiāo xi]

【解释】指事物无常,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。消,消亡。息,孳生。

【出处】《周易·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”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:“故曰‘上失其道,民散久矣’。而欲绳之以古行刑,投之以残弃,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。”

【示例】《隋书·杨约传》:“自古贤人君子,莫不与时消息以避祸患。”

24、

与世偃仰

[yǔ shì yǎn yǎng]

【解释】偃仰:俯仰。指没有一定的主张,随大流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非相》:“与时迁徙,与世偃仰。”

【示例】与时迁徙,与世偃仰,千举万变,其道一也。 ——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五卷

25、

与日俱积

[yǔ rì jù jī]

【解释】与:跟,和。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。形容不断增长。

【出处】清·尤怡《金匮翼》卷三:“瘀积之血,牢不可拔,新生之血,不得周灌,与日俱积,其人尚有生理乎。”

【示例】护法军兴,志在荡乱,北庭怙恶,视若寇仇,诪张为幻,与日俱积。 ——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》一百四十二

26、

与狐议裘

[yǔ hú yì qiú]

【解释】裘:毛皮。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做大衣。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,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。

【出处】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述赦》:“与狐议裘,无时焉可。”

27、

与年俱进

[yǔ nián jù jìn]

【解释】与:跟,和。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。形容不断增长。

【出处】《宋书·孝武十四王传》:“汝年渐长,足知善恶,当每思刻厉,奉朝廷为心,爵秩自然与年俱进。”

【示例】这章书是圣人自言学问工夫与年俱进的话,所以十五, 三十,四十,五十,六十,七十俱要明点出来。 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四回

28、

与世沉浮

[yú shì chén fú]

【解释】与:和,同;世:指世人;沉浮:随波逐流。随大流,大家怎样,自己也怎样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岂若卑论侪俗,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。”

【示例】若皆与世沉浮,不自树立,虽不为当时所怪,亦必无后世之传也。 ——唐·韩愈《答刘正夫书》

29、

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

[yǔ rén fāng biàn,zì jǐ fāng biàn]

【解释】给他人便利,他人也会给自己便利。

【出处】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皇华悲遇》:“罢罢罢,自古道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。看你这二个妇人,也不是已下人家的。”

【示例】施主莫恼。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,你就与我说说地名如何?我也可解得你的烦恼。 ——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八回

30、

与民休息

[yǔ mín xiū xī]

【解释】与:给与,帮助;休息:休养生息。指在长期动乱后,亟需保养民力,复兴经济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昭帝纪》:“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,光知时务之要,轻徭薄役,与民休息。”

【示例】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杨行密传》:“行密既并孙儒,乃招合遣散,与民休息,政事宽简,百姓便之。”

31、

与日俱进

[yǔ rì jù jìn]

【解释】与:跟,和。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进步。形容不断进步或提高。

【出处】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卷五十八:“二子位既成立,夫人因得冥心斋静,累感真灵,修真之益,与日俱进。”

32、

与世长辞

[yǔ shì cháng cí]

【解释】辞:告别。和人世永别了。指去世。

【出处】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仆适自念,以金盆玉碗贮狗矢,真无颜出见同人,行将遁迹山林,与世长辞矣。”

【示例】曹冷元那斑白的头发楂和胡须都烧焦了,脸上起着一片红泡,眼睛含着浑泪,与世长辞了。 ——冯德英《迎春花》第十九章

33、

与民偕乐

[yǔ mín xié lè]

【解释】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古之人与民偕乐,故能乐也。”

【示例】故尧舜与民偕乐,以仁德化天下,不事干戈,不行杀伐,景星耀天,甘露下降,凤凰止于庭,芝草生于野。 ——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

34、

与人无争

[yú rén wú zhēng]

【解释】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。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自以为无患,与人无争也。”

【示例】大师出家遁世,与人无争,决不会来抢这个虚名儿。 ——金庸《射雕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

35、

与草木同朽

[yǔ cǎo mù tóng xiǔ]

【解释】和草木一起腐烂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,死后也默默无闻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高俭窦威传赞》:“古来贤豪,不遭与运,埋光铲采,与草木俱腐者,可胜咤哉!”

【示例】愚兄固当与草木同朽,只可惜贤弟不能效古人所谓“良禽择木而栖,贤臣择主而仕”,以展贤弟之才。 ——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五回

36、

与鬼为邻

[yǔ guǐ wéi lín]

【解释】邻:邻居。与鬼做邻居。形容离死不远了。

【出处】宋·释文莹《湘山野录》卷上:“人生七十鬼为邻,已觉风光属别人。”

【示例】于彼气息奄奄,与鬼为邻者何与焉? ——清·梁启超《中国民族主义的奠基人》

37、

与时俱进

[yǔ shí jù jìn]

【解释】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,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,始终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,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和发展。

【出处】清·姚鼐《谢蕴山诗集序》:“(谢启昆)才丰气盛,锐挺飙兴,不可阻遏。……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。十余年来先生之所造,与时俱进。……往时鸿篇巨制,人所惊叹以谓不可逮者,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。”

【示例】贯彻“三个代表”要求,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。

38、

与日月争光

[yǔ rì yuè zhēng guāng]

【解释】争:竞争。与太阳、月亮比光辉。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、功业伟大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推此志也,虽与日月争光可也。”

【示例】而景文等树义烈于千秋,荷褒扬于兴代,名与日月争光。 ——《明史·范景文等传赞》

39、

与羊谋羞

[yǔ yáng móu xiū]

【解释】谋:商量;羞:珍羞,精美的食物。跟羊商量要它的肉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绝对办不到。

【出处】晋·苻郎《苻子》:“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,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
40、

与时浮沉

[yǔ shí fú chén]

【解释】浮沉:在水中忽上忽下的漂游。指随当时的世俗或进或退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“陶冶世俗,与时浮沉,吾不如子;论王霸之余策,览倚仗之要害,吾似有一日之长。”

【示例】又蚤解兵柄,与时浮沉,不为秦桧所忌,故能窃宠荣以终其身,方之韩、岳远矣。 ——《宋史·刘光世传》

41、

与日月齐光

[yǔ rì yuè qí guāng]

【解释】与太阳、月亮的光芒相当。常用以称赞人的精神、功业伟大。

【出处】《楚辞·涉江》:“与天地兮比寿,与日月兮齐光。”

【示例】不过谓为善之人,死则上通高明,其极品则与日月齐光。 ——《元史·刘因传》

42、

与草木同腐

[yǔ cǎo mù tóng fǔ]

【解释】和草木一起腐烂。形容人生前无所作为,死后也默默无闻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太息送秦少章》:“虽然,自今观之,孔北海、盛孝章犹在世,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。”

【示例】大丈夫处世,不能立功建业,不几与草木同腐乎!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

43、

与世无争

[yú shì wú zhēng]

【解释】世:世人,周围的人。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。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自以为无患,与人无争也。”

【示例】既然人家同我不对,我也乐得与世无争,回家享用。 ——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三回

44、

与物无忤

[yǔ wù wú wǔ]

【解释】指处世态度随和,与人无所抵触。

【出处】《周书·苏亮传》:“宝夤作乱,以亮为黄门侍郎。亮善处人间,与物无忤。及宝夤败,从之者遇祸,唯亮获全。”

45、

与众殊

[yǔ zhòng shū]

【解释】殊:不同。跟大家不一样。指人的性格、行为等不一般或事物很有特色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吴质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念蒙圣主恩,荣爵与众殊。”

【示例】虽立贞碑与众殊,字字皆是吾皇意。 ——唐·贯休《上荆南府主三让德政碑》

46、

与天地同休

[yǔ tiān dì tóng xiū]

【解释】休:停止。生命力与天地相同。比喻无穷无尽

【出处】《神异经》:“西北荒中,有玉馈之酒,酒泉注焉,上有玉樽,取一樽,一樽复生,与天地同休,无干时。”

47、

与众不同

[yǔ zhòng bù tóng]

【解释】跟大家不一样。

【出处】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这是今日令中第一个古人,必须出类拔萃,与众不同,才觉有趣。”

【示例】从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中,看出他很聪明。

48、

与人为善

[yǔ rén wéi shàn]

【解释】与:赞许,赞助;为:做;善:好事。指赞成人学好。现指善意帮助人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取诸人以为善,是与人为善者也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。”

【示例】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,断不肯叫我为难的。 ——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九回

49、

与世靡争

[yǔ shì mǐ zhēng]

【解释】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。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。

【出处】晋·潘岳《许由颂》:“邈哉许公,执真履贞,辞尧天下,抱朴隐形,川停岳峙,澹泊无营,栖迟高山,与世靡争。”

50、

与受同科

[yǔ shòu tóng kē]

【解释】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。

【出处】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家兄一想,这件事倘要认真办起来,与受同科,不但姓文的担不起,就是老哥亦落不是的。”

【示例】凡赃私的银,是与受同科的,他怎敢闹出来?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六回

51、

与世无竞

[yú shì wú jìng]

【解释】世:世人,周围的人。不跟社会上的人竞争。这是一种消极的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自以为无患,与人无争也。”

【示例】惟其大彻大悟,故能泰然与世无竞,超出于生活之欲之外,而逞其势力于纯粹之学问。 ——浦江清《论王静安先生之自沉》

52、

与民同乐

[yǔ mín tóng lè]

【解释】原指君王施行仁政,与百姓休戚与共,同享欢乐。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,共享幸福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梁惠王下·庄暴见孟子》:“今王四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: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,何以能田猎也?’此无他,与民同乐也。”

【示例】人人都到五凤楼前,端门之下,插金花,赏御酒,国家与民同乐。 ——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戒指儿记》

53、

与世长存

[yǔ shì cháng cún]

【解释】和世界一起永远存在。多用于赞颂人的功绩和不朽的精神品德。

54、

与民更始

[yǔ rén gēng shǐ]

【解释】更始:重新开始。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。后比喻改革旧状,建立新秩序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与天下更始,罢兵休卒。”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朕嘉唐虞而乐殷周,据旧以鉴新,其赦天下与民更始。”

【示例】希望君主幡然改图,与民更始。 ——清·梁启超《政闻社宣言书》

55、

与草木俱朽

[yǔ cǎo mù jù xiǔ]

【解释】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。指默默无闻地死去

【出处】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篇》:“身与草木俱朽,声与日月并彰。”

56、

与日俱新

[yǔ rì jù xīn]

【解释】新:新面貌。随着时间一同更新。

【出处】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七十八:“耳目唯有聪察,神彩弥加精明。颜与日而俱新,智将年而共远。”

57、

与时俯仰

[yǔ shí fǔ yǎng]

【解释】俯仰:抬起落下。随着社会潮流或进或退。

【出处】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身直为闺閤之臣,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!故且从俗浮湛,与时俯仰,以通其狂惑。”

【示例】从父居上都,教授里巷,不与时俯仰。 ——《元史·忠义传·王佐》

58、

与狐谋皮

[yǔ hú móu pí]

【解释】谋:商量。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。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,绝对办不到。

【出处】晋·苻郎《苻子》:“周人有爱裘而好珍羞,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,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,言未卒,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,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。”

【示例】如此时即奏筹遣漕船水手之议,是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皮,不惟无益反有碍也。 ——清·魏源《上江苏巡抚陆公论海漕书》

59、

与世推移

[yǔ shì tuī yí]

【解释】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。

【出处】《楚辞·渔父》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”

【示例】求一挟千百万之赀,与世推移而足以畸轻畸重者也,管子以外,不数觏焉。 ——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商战》

“与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孤立寡与

[gū lì guǎ yǔ]

【解释】指没有人扶持,没有人援助。

【出处】清·侯方域《朋党论下》:“岂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与者哉!”

2、

丰取刻与

[fēng qǔ kè yǔ]

【解释】丰:多;刻:刻薄;与:给予。取之于民的多,用之于民的少。多形容残酷地剥削。

【出处】《荀子·君道》:“上好贪利,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,以无度取千民。”

3、

时不我与

[shí bù wǒ yǔ]

【解释】我与:“与我”的倒装;与:等待。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。嗟叹时机错过,追悔不及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

【示例】副总统执事:时不我与,岁且更新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,以此为公祝。 ——章炳麟《致黎元洪书》

4、

民胞物与

[mín bāo wù yǔ]

【解释】民为同胞,物为同类。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。

【出处】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

【示例】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“仁人测隐”之心,行他那“民胞物与”的志向,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。 ——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

5、

岁不我与

[suì bù wǒ yǔ]

【解释】年岁是不等人的。表示应该及时奋起,有所作为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

【示例】岁不我与其奈何,两鬓星星尚如此。 ——元·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

6、

推诚相与

[tuī chéng xiāng yǔ]

【解释】诚:相信。指以真心诚意与他人相处。

【出处】《北齐书·慕容绍宗传》:“我与晋州推诚相待,何忽辄相猜阻,横生此言。”

7、

将夺固与

[jiāng duó gū yǔ]

【解释】固,同“姑”。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
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:“将欲夺之,必固予之。”

【示例】将夺固与此理玄,殷勤携赠陈与田。 ——元·耶律楚材《谢西方器之赠阮杖》

8、

色授魂与

[sè shòu hún yǔ]

【解释】色:神色;授、与:给予。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,心意投合。

【出处】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长眉连娟,微睇绵藐,色授魂与,心愉一侧。”

【示例】时一谈宴,则色授魂与,尤胜于颠倒衣裳矣。 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娇娜》

9、

臭味相与

[xiù wèi xiāng yǔ]

【解释】臭味:气味。彼此的思想作风、兴趣等相同,很合得来(常指坏的)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今譬于草木,寡君在君,君之臭味也。”汉·蔡邕《玄文先生李休碑》:“凡其亲昭朋徒、臭味相与,大会而葬之。”

10、

日不我与

[rì bù wǒ yǔ]

【解释】时日不等待我。极言应抓紧时间。

【出处】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然日不我与,曜灵急节,面有过景之速,别有参商之阔。”

11、

目窕心与

[mù tiǎo xīn yǔ]

【解释】指眉目传情,内心相许。

【出处】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杂裾垂髾,目窕心与。”

12、

人取我与

[rén qǔ wǒ yǔ]

【解释】取:拿;与:给。指商人囤积物资,待时出售以获厚利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当魏文侯时,李克务尽地力,而白圭乐观时变,故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要采取人取我与的方针,及时清理库存。

13、

目挑心与

[mù tiǎo xīn yǔ]

【解释】用眼神挑逗,内心相许。

【出处】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使先施、征舒、阳文、段干、吴娃、闾娵、傅予之徒,杂裾垂鬋,目窕心与。”

14、

欲取姑与

[yù qǔ gū yǔ]

【解释】姑:暂且;与:给与。要想夺取他,得暂且先给他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
【示例】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萧瑟洋场》:“这是欲取姑与的手法,亦未尝不可用。”

15、

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

[jī qí yóu yóu,líng qí yǔ yǔ]

【解释】犹犹:犹豫不决的样子;与与:进退不定的样子。趁其犹豫不决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。

【出处】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击其犹犹,陵其与与,疾雷不及寒暑耳,疾霆不暇掩目。”

16、

往哲是与

[wǎng zhé shì yǔ]

【解释】往哲:先哲,前贤;与:赞许。古代圣贤所赞许的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夫迷涂知反,往哲是与;不远而复,先典攸高。”

17、

多许少与

[duō xǔ shǎo yǔ]

【解释】答应人家的多,给予人家的少。

【出处】汉·黄石公《素书·遵义》:“行赏吝色者沮,多许少与者怨,既迎而拒者乖。”

【示例】他就是有多许少与的毛病。

“与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咸与维新

[xián yǔ wéi xīn]

【解释】咸:皆,都;与:参与。指一切除旧更新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俗,咸与维新。”

【示例】这是“咸与维新”的时候了,所以他们便谈得很投机。 ——鲁迅《阿Q正传》第七章

2、

言与心违

[yán yǔ xīn wéi]

【解释】言语与心意相违背。

【出处】《吴子·图国》:“臣以见占隐,以往察来,主君何言与心违?”

【示例】苟非其人,必将有言与心违之病。 ——清·阎尔梅《〈泊水斋诗〉序》

3、

取与不和

[qǔ yǔ bù hé]

【解释】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。

【出处】《故唐律疏议》卷四:“取与不和,虽和,与者无罪。”

4、

曾无与二

[céng wú yǔ èr]

【解释】独一无二,没有比得上的。

【出处】晋·刘琨《劝进表》:“亿兆攸归,曾无与二。”

【示例】于时武皇之胤,惟有建兴,众望攸归,曾无与二。 ——《晋书·贾胥传》

5、

莫神与天,莫富于地

[mò shén yǔ tiān,mò fù yú dì]

【解释】没有什么比天更神奇,没有什么比地更富有。指天地养育万物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天不产而万物化,地不长而万物有,帝王无为而天下功。故曰:莫神于天,莫富于地,莫大于帝王。”

6、

付与东流

[fù yǔ dōng liú]

【解释】付:交给;东流:向东的河流。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。比喻希望落空,成果丧失,前功尽弃。

【出处】宋·查荎《透碧霄·惜别》:“叹人生、杳似浮萍,又翻成轻别,都将深恨,付与东流。”

【示例】王夺我政权,又加兵于我,三世勤王之绩,付与东流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

7、

褒贬与夺

[bǎo biǎn yǔ duó]

【解释】与夺:给予或夺取。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。

【出处】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外篇自叙》:“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,比方伦匹,未必当允,而褒贬与夺,或失准格。”

【示例】若使修著一代之典,褒贬与夺,诚一时之俊也。 ——《晋书·祖逖传》

8、

事与愿违

[shì yǔ yuàn wéi]

【解释】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

【出处】三国魏·嵇康《幽愤》诗:“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

【示例】不料后来事与愿违,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,应酬不开! ——茅盾《子夜》十六

9、

安危与共

[ān wēi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共同享受安乐,共同承担危难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连。

【出处】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

10、

事与原违

[shì yǔ yuán wéi]

【解释】事实与愿望相违背。

11、

鸿鹄与鸡

[hóng hú yǔ jī]

【解释】形容认真考察身边的有用之材。

【出处】《新序·杂事第五》:“君尤贵之,以其所从来远也。臣请鸿鹄举矣。”

12、

具食与乐

[ju shi yu le]

【解释】备办了酒饭和歌舞。

13、

命与仇谋

[mìng yǔ chóu móu]

【解释】仇:仇敌。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运不好,常遇挫折。
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命与仇谋,取败几时。”

14、

不足与谋

[bù zú yǔ móu]

【解释】与:和。不值得和他商量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竖子不足与谋。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”

【示例】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。操大怒曰:“竖子不足与谋。”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回

15、

虚与委蛇

[xū yǔ wēi yí]

【解释】虚:假;委蛇:随便应顺。指对人虚情假意,敷衍应酬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,吾与之虚而委蛇。”

【示例】他也要同你虚与委蛇了。 ——闻一多《诗与批评·戏剧的歧途》

16、

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

[jiāng yù duó zhī,bì gù yǔ zhī]

【解释】欲:打算;固:通“姑”,姑且;与:给予。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楚·李耳《老子》第36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
17、

生死与共

[shēng sǐ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同生共死,相依为命。形容情谊极深重。

【出处】《深情忆念周伯伯》:“几十年来,周总理与我父亲生死与共,休戚相关。”

【示例】让我们在这斗争的风暴中,生死与共呵,走向胜利! ——贺敬之《放歌集·胜利和我们在一起》

18、

实与有力

[shí yù yǒu lì]

【解释】与:参与,在里面。确实在里边出了力。

【出处】毛泽东《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》:“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,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,共产党的调停,实与有力。”

19、

实与华违

[shí yù huá wéi]

【解释】实:果实;华:花;违:违反。结的果与开的花不相符。比喻人的才华相当而结局不同。
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“其一人则莫之闻矣,实与华违,行与时乖。”

20、

患难与共

[huàn nàn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。指彼此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闻善以相告也,见善以礼相示也,爵位相先也,患难相死也。”

【示例】高桂英毕竟是他的患难与共的结发妻子和好帮手。 ——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三章

21、

相与为一

[xiāng yǔ wéi yī]

【解释】相与:相互。相互结合成为一体。

【出处】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诸侯恐惧,同盟而谋弱秦,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,以致天下之士,合从缔交,相与为一。”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卷第十:“谓之性情,性情相与为一瞑,情亦性也,谓性已善,奈其情何?”

【示例】崔胤本留卫兵,欲以制敕使也,今敕使、卫兵相与为一,将若之何! ——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卷第二百六十二

22、

耻与哙伍

[chǐ yú kuài wǔ]

【解释】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初,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,日夜怨望。有一次,他顺便去看望樊哙,樊哙跪拜送迎。出来后,韩信笑着说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

【示例】生平耻与哙伍行,杜门养拙安天常。 ——元耶律楚材《用前韵感事》之一

23、

无与伦比

[wú yǔ lún bǐ]

【解释】伦比:类比,匹敌。指事物非常完美,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

【出处】唐·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数千百年以来,未有伦比。”

【示例】在这段时间里,他受到祖国人民无与伦比的最热情的接待。 ——魏巍《东方·归来》

24、

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

[jiāng yù qǔ zhī,bì gū yǔ zhī]

【解释】姑:暂且。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,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魏策》:“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;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。”

【示例】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,就是这种计策。 ——《唐史演义》第14回

25、

习与体成

[xí yǔ tǐ chéng]

【解释】习:习惯。长期的习惯将会形成一定的性格。

【出处】《孔丛子·执节》:“作之不变,习与体成,则自然矣。”

26、

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

[xué chéng wén wǔ yì,huò yǔ dì wáng jiā]

【解释】艺:技能;货:本指货物或钱币,引申为卖。旧指学成文武全才,以求被皇帝所重用。

【出处】元·高明《琵琶记》第四出:“秀才,这个正是学成文武艺,合当货与帝王家。秀才,你这般人才,如何不去做官,济世安民?”

【示例】陈辛曰:“我正是学成文武艺,货与帝王家。”不数日,去赴选场,偕众伺候挂榜。旬日之间,金榜题名,已登三甲进士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二十

27、

竖子不足与谋

[shù zǐ bù zú yǔ móu]

【解释】竖子:小子,对人的蔑称;不足:不值得;与:相与;谋:商量。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。表示对人极大的轻蔑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亚父受玉斗,置之地,拔剑撞而破之,曰:‘唉,竖子不足与谋。夺项王天下者,必沛公也,吾属今为之虏矣。’”

【示例】众诸侯皆言不可轻动。操大怒曰:“竖子不足与谋!”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回

28、

善与人交

[shàn yǔ rén jiāo]

【解释】善于与别人交朋友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晏平仲善与人交,久而敬之。’”

【示例】性谦和,善与人交,宾无贵贱,待之若一,而颇敬媚权贵。 ——《晋书·邓攸传》

29、

天与人归

[tiān yǔ rén guī]

【解释】与:赐予。旧指帝王受命于天,并得到人民拥护。后比喻人心所向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‘然则舜有天下也,孰与之?’曰:‘天与之。’”明·史可法《复清摄政睿亲王书》:“名正言顺,天与人归。”

【示例】当天与人归之时,群臣备法驾大乐,恭诣南内,奏请临朝。 ——《明史·陈循传》

30、

未与人接

[wei yu ren jie]

【解释】和社会上的人没什么交往。

31、

莫之与京

[mò zhī yǔ jīng]

【解释】莫:没有什么,没有谁;京:大。大得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形容极大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有妫之后,将育于姜。五世其昌,并于正卿。八世之后,莫之与京。”

【示例】弟兄姻媾皆甲门,内外隆盛,莫之与京。 ——唐·白行简《李娃传》

32、

吾谁与归

[wú shuí yǔ guī]

【解释】我同谁一起相处。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。

【出处】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死者若可作也,吾谁与归。”

【示例】这事怎办,吾谁与归?

33、

荣辱与共

[róng rǔ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。指关系十分密切。

【示例】这是你我荣辱与共的事,得慎重对待。

34、

无与比伦

[wú yǔ bǐ lún]

【解释】指事物非常完美,没有能跟它相比的。同“无与伦比”。

【出处】宋·王禹偁《西京谢上表》:“永宫宠遇,无与比伦。”

35、

耻与为伍

[chǐ yǔ wéi wǔ]

【解释】耻:感到羞耻;与:跟;为伍:作伙伴。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党锢传》:“逮桓灵之间,主政荒谬,国命委于阉寺,士子羞与为伍。”《旧唐书·罗士信传》:“士信耻与为伍,率所部千余人奔于谷州。”

【示例】重胤出于列校,以承璀一牒代之,窃恐河南、北诸侯闻之,无不愤怒,耻与为伍。 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宪宗元和五年》

36、

王子犯法,与庶民同罪

[wáng zǐ fàn fǎ,yǔ shù mín tóng zuì]

【解释】王子:借指有权势的人;庶民:平民百姓。有权势的人犯法,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。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

【出处】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六十七回:“众人都说哪里话,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,这是因奸杀命的事,既犯到官,还有活命的吧?”

37、

音与政通

[yīn yǔ zhèng tōng]

【解释】音:音乐;政:政治。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。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唐·白居易《法曲·美列圣,正华声也》:“乃知法曲本华风,苟能审音与政通。”

38、

福与天齐

[fú yǔ tiān qí]

【解释】形容福气极好。

【出处】明·无名氏《群仙朝圣》第一折:“因当今福与天齐,行仁孝神圣皆知。”

39、

穷不与富斗,富不与官斗

[qióng bù yǔ fù dòu,fù bù yǔ guān dòu]

【解释】穷:穷人;富:富人;斗:争夺,斗争;官:官吏。穷人斗争不过富人,富人斗不过官府。

【出处】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五回:“自古道:‘穷不与富斗,富不与官斗。’况在途路之中,众人只得隐忍,自行收拾。”

40、

宁与千人好,莫与一人敌

[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,mò yǔ yī rén dí]

【解释】宁愿与千人做朋友,不要与一个人为敌。

【示例】常言道:宁与千人好,莫与一人敌,人是很复杂的。

41、

卵与石斗

[luǎn yǔ shí dòu]

【解释】鸡蛋碰石头。比喻自不量力,一定失败。

【出处】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十三:“卵与石斗,麋碎无疑;动而有悔,出不得时。”

42、

生杀与夺

[shēng shā yǔ duó]

【解释】形容反动统治者掌握生死、赏罚大权。同“生杀予夺”。

【出处】《通典·职官三》:“《周官》内史掌王之八柄,爵禄废置,生杀与夺,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。”

【示例】对于这些种族奴隶,国家是操有生杀与夺之大权的。 ——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》

43、

祸福与共

[huò fú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有祸同当,有福同享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:“死生可以相待,祸福可以相共。”

44、

箪食与饿

[dān sì yǔ è]

【解释】与:给与。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。

【出处】清·张英等《渊鉴类涵·施惠三》:“晋赵宣子舍于翳桑,见灵辄饿,为箪食以与之。”

45、

杀生与夺

[shā shēng yǔ duó]

【解释】杀:处死;生:让人活;予:给予;夺:剥夺。指生死赏罚的大权。
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三守》:“使杀生之机,予夺之要在大臣,如是者侵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故丧祭、朝聘、师旅一也。贵贱、杀生、与夺一也。”

【示例】《北史·穆提婆传》:“自外杀生与夺,不可尽言。”

46、

休戚与共

[xiū qī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忧喜、福祸彼此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同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是休戚与共的好同学。

47、

物与民胞

[wù yǔ mín bāo]

【解释】物为同类,民为同胞。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。

【出处】宋·张载《西铭》:“天地之帅,吾其性,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

【示例】掀天揭地前无古,物与民胞喜共存。 ——柳亚子《叶剑英市长来迓,赋成一律》

48、

应病与药

[yìng bìng yǔ yào]

【解释】对症下药。佛教徒用以比喻采取种种方法相机说教。

【出处】《维摩经·佛国品》:“应病与药,令得服从。”

【示例】凡举古德三昧,或呈解请益,皆应病与药,随根悟入者不可胜纪。 ——元·释念常《佛祖通载》卷十七

49、

咸与惟新

[xián yǔ wéi xīn]

【解释】指一切除旧更新。同“咸与维新”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胤征》:“天吏逸德,烈于猛火,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旧染污俗,咸与惟新。”

50、

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

[bái shān zài niè,yǔ zhī jù hēi]

【解释】涅:黑土。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,也会跟它一起变黑。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,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。

【出处】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”

51、

相与有成

[xiāng yǔ yǒu chéng]

【解释】相互交往协助而有所成就。

【出处】明·袁宏道《荆州修复北城碑记》:“公实心任事,念念皆经国长计,郡邑大政,无不毕举。一时良二千石及丞以下,皆卓卓有民誉,故能相与有成。”

【示例】贤弟素有壮志,且自勇略胜人,今又幸得与南官人交契,同往投张公,自可相与有成,实当竭力报国。 ——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八十九回

52、

明月与砾同囊

[míng yuè yǔ lì tóng náng]

【解释】明月:明月珠,夜光珠;砾:瓦砾或碎石;囊:袋子。明月珠与瓦砾装在同一个袋子里。比喻好与坏混杂在一起。

【出处】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垂棘与瓦同椟,明月与砾同囊。”

53、

事与心违

[shì yù xīn wéi]

【解释】事实与愿望相违背。同“事与原违”。

【出处】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王叡传》:“诚思竭尽力命,以报所受,不谓事与心违,忽婴重疾。”宋·欧阳修《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诗:“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”

【示例】相逢暗惹平生恨,西州路,事与心违。 ——清·陈维崧《金菊对芙蓉·姜学在扫墓归过访》词

54、

男不与妇敌

[nán bù yǔ fù dí]

【解释】指男人不和女人争斗。

【出处】清·李渔《十二楼·夺锦楼》:“得罪了边氏,使他发起性来,男不与女敌,莫说被他咒骂不好应声,就是挥上几拳,打上几掌,也只好忍痛受苦。”

55、

无与为比

[wú yǔ wéi bǐ]

【解释】犹无与伦比,无可比拟。

【出处】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:“汉朝委质,既愿礼禅之速定也,天祚率土,必将有主;主率土者,非陛下其孰能任之?所谓论德无与为比,考功无推让矣。”

【示例】开元初,擢为太府少卿,虽钱帛充牣,丈尺间皆躬自省阅,时议以为前后为太府者无与为比。 ——《旧唐书·杨慎矜传》

56、

相与一口

[xiāng yǔ yī kǒu]

【解释】串通一气,异口同声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孤愤》:“朋党比周,相与一口,惑主败法,以乱士民。”

57、

大莫与京

[dà mò yǔ jīng]

【解释】莫:没有谁;京:大。指大得无法相比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庄公二十二年》:“八世之后,莫之与京。”

58、

习与性成

[xí yǔ xìng chéng]

【解释】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兹乃不义,习与性成。”

【示例】习与性成,不骄淫狂荡。 ——明·王廷相《慎言·保傅》

59、

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

[jiāng yù qǔ zhī,bì xiān yǔ zhī]

【解释】要想夺取些什么,得暂且先给些什么。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,然后找机会夺取。
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三十六章:“将欲夺之,必固与之。”

【示例】常有这样的情形,就是只有丧失,才能不丧失,这是“将欲取之,必先与之”的原则。 ——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

60、

羞与为伍

[xiū yǔ wéi wǔ]

【解释】羞:感到羞耻;与:跟;为伍:作伙伴。比喻把跟某人在一起认为是可耻的事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党锢列传》:“逮桓灵之间,主荒政谬,国命委于阉寺,士子羞与为伍。”

【示例】有一批是盗名的,因此使别一批羞与为伍,觉得和‘熟人的名字并列得厌倦’,决计逃走了。 ——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逃名》

61、

选贤与能

[xuǎn xián yǔ néng]

【解释】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与,通“举”。亦作“选贤任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售修睦。”

【示例】选贤与能,于今虽重。 ——唐韩愈《除崔群户部侍郎制》

62、

鱼与熊掌

[yú yǔ xióng zhǎng]

【解释】比喻俱为所欲,难于取舍之物。

【出处】语本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鱼我所欲也,熊掌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”

63、

祸与福临

[huò yǔ fú lín]

【解释】祸与福之间相去不远。

【出处】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庆者在堂,吊者在闾,祸与福临,莫知其门。”

64、

岁不与我

[suì bù yǔ wǒ]

【解释】与:给。岁月不能再给我。表示应该及时奋起,有所作为。

【出处】三国·魏·吴质《答太子笺》:“日月冉冉,岁不与我。”

65、

甘苦与共

[gān kǔ yǔ gòng]

【解释】甘苦:欢乐和痛苦;与共:共同在一起。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,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。

【出处】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王吊死问生,与百姓同其甘苦。”

66、

男不与女斗

[nán bù yǔ nǚ dòu]

【解释】男的不与女的争斗。
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2回:“常言道:‘男不与女斗。’我这般一个汉子,打杀这几个丫头,着实不济。”

【示例】男不与女斗是尊重女性的表现。

67、

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

[dé rén qián cái,yǔ rén xiāo zāi]

【解释】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。

【出处】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4回:“惟小子弄惯了这管笔头,才知里边缘故,叫做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,只顾骗准,值些甚么?”

【示例】得人钱财,与人消灾,收了他这二千两,信和有什么要求,就非得替他办到不可。 ——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

68、

善与人同

[shàn yǔ rén tóng]

【解释】自己有优点,愿意别人同自己一样,别人有长处,就向别人学习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”

69、

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

[dà jiàng néng yǔ rén guī jǔ,bù néng shǐ rén qiǎo]

【解释】大匠:指在某方面造诣高的人;巧:灵巧。高明的匠人只能教人规矩,不能使人心灵手巧。指必须要主观努力,不能单依靠客观条件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》:“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。”

【示例】大匠能与人规矩,不能使人巧也。其所能者,人也;所不能者,天也。 ——明·王骥德《曲律·杂论》

70、

羞与哙伍

[xiū yǔ kuài wǔ]

【解释】哙:樊哙。韩信鄙视樊哙,不屑与他同为列侯。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尝过樊将军哙,哙跪拜送迎,言称臣,曰:‘大王乃肯临臣!’信出门,笑曰:‘生乃与哙等为伍。’”

71、

相与为命

[xiāng yǔ wéi mìng]

【解释】互相依靠着过日子。泛指互相依靠,谁也离不开谁。

【出处】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臣无祖母,无以至今日;祖母无臣,无以终余年。母孙二人,更相依为命。”

【示例】夫君既没,整齐家道,母子相与为命。 ——宋·陈亮《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》

72、

祸与福邻

[huò yǔ fú lín]

【解释】邻:接近。福与祸相距不远。

【出处】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庆者在堂,吊者在闾,祸与福邻,莫知其门。”

相关文章

拟玉台体七首·别後

将归渭村先寄舍弟

清平调·其三

列传·卷二

列传·卷一百零三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2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