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音”开头的成语

1、

音吐明畅

[yīn tǔ míng chàng]

解释】声音洪亮而且畅达。

出处】《新唐书·卢钧传》:“帝元日大飨含元殿,钧年八十,升降如仪,音吐鸿畅,举朝咨叹。”

【示例】每对御读所试进士辞赋,音吐明畅,经读者多中高第。 ——《宋史·王沔传》

2、

音问两绝

[yīn wèn liǎng jué]

【解释】书信与消息都断绝。亦作“音问杳然”。

【出处】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造》:“后楚卒,元方护丧居江陵,数年间,音问两绝。”

3、

音信杳无

[yīn xìn yǎo wú]

【解释】没有一点消息。

【出处】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盼前程音信杳无。”

4、

音稀信杳

[yīn xī xìn yǎo]

【解释】没有音讯和消息。

【出处】元·无名氏《字字锦》曲:“想杀人也天,盼杀人也天,短命冤家,音稀信杳,莫不误约盟言。”

5、

音容如在

[yīn róng rú zài]

【解释】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

【出处】《何典》第八回:“真堪爱,如花似玉风流态。风流态,眠思梦想,音容如在。”

6、

音问相继

[yīn wèn xiāng jì]

【解释】书信消息来往不断。

【出处】唐·刘禹锡《令狐仆射》诗序:“令狐仆射与予投分素深,纵山川阻峭,然音问相继。”

7、

音容笑貌

[yīn róng xiào mào]

【解释】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。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?”

【示例】所以直到现在,先生的音容笑貌,还在目前,而所讲的《说文解字》却一句也不记得了。(鲁迅《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》)

8、

音与政通

[yīn yǔ zhèng tōng]

【解释】音:音乐;政:政治。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。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唐·白居易《法曲·美列圣,正华声也》:“乃知法曲本华风,苟能审音与政通。”

9、

音容凄断

[yīn róng qī duàn]

【解释】形容声音容貌哀伤到极点的情态。

【出处】唐·戴君孚《广异记·阎陟》:“后一日,梦妇女来别,音容凄断,曰:‘已是前长史女,死殡在城东南角。’”

10、

音吐鸿畅

[yīn tǔ hóng chàng]

【解释】声音洪亮而且畅达。

【出处】《新唐书·卢钧传》:“帝元日大飨含元殿,钧年八十,升降如仪,音吐鸿畅,举朝咨叹。”

【示例】宣德初,授御史。奏对,音吐鸿畅,帝为倾听。 ——《明史·于谦传》

11、

音容宛在

[yīn róng wǎn zài]

【解释】音:声音;容:容颜;宛:仿佛。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

【出处】唐·曹松《巫峡》:“年年旧事音容在,日日谁家梦想频。应是荆山留不住,至今犹得睹芳尘。”

12、

音耗不绝

[yīn hào bù jué]

【解释】音耗:音信,消息。指保持联系,音信不断。

【出处】唐·张读《宣室志·计真》:“生留旬月,乃挈妻孥归青齐,自是李君音耗不绝。”

13、

音声如钟

[yīn shēng rú zhōng]

【解释】形容声音响亮。

【出处】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身长八尺二寸,音声如钟。”

14、

音问杳然

[yīn wèn yǎo rán]

【解释】不通书信与消息。

【出处】唐·李复言《续玄怪录·卢造》:“后楚卒,元方护丧居江陵,数年间,音问两绝。”

15、

音信杳然

[yīn xìn yǎo rán]

【解释】没有一点消息。

【出处】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一回:“马道长一去,音信杳然,定非吉兆;明日且与姜尚会战,看是如何,再探马道长消息。”

【示例】目今又当大比之年,此时想已放榜,怎么音信杳然?难道我相公又下第了不成? ——明·叶宪祖《鸾鎞记》第二十三出

“音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濮上之音

[pú shàng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濮上:春秋时卫地,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。用以指靡靡之音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乐书》:“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,先闻此声者国削。”

【示例】请不要沉湎于这濮上之音。

2、

遏密八音

[è mì bā yīn]

【解释】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【示例】余壬午年至京,当遏密八音之际,未得耳聆目赏。 ——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卷三

3、

水月观音

[shuǐ yuè guān yīn]

【解释】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。

【出处】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【示例】吴宫西子不如,楚国南威难赛。若比水月观音,一样烧香礼拜。 ——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一卷

4、

青鸟传音

[qīng niǎo chuán yīn]

【解释】青鸟: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。指使者传递信息。

【出处】《汉武帝故事》:“有二青鸟如乌,侠侍王母旁。”

【示例】瑶池青鸟传音到,说群仙飞下丹霄。 ——《康熙乐府·端正好·元日朝贺》

5、

北鄙之音

[bēi bǐ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指殷纣时的音乐。后世视为亡国之声。亦作“北鄙之声”。

【出处】《史记·乐书》:“纣为朝歌北鄙之音,身死国亡……夫朝歌者不时也,北者败也,鄙者陋也,纣乐好之,与万国殊心,诸侯不附,百姓不亲,天下畔之,枚身死国亡。”

6、

靡靡之音

[mǐ mǐ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靡靡:柔弱,萎靡不振。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。指颓废的、低级趣味的乐曲。

【出处】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此师延之所作,与纣为靡靡之乐也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北里之舞,靡靡之乐。”

【示例】从此以后,以管弦的情绪代替了鼓的情绪,结果都是“靡靡之音”。 ——闻一多《时代的歌手》

7、

一口同音

[yī kǒu tóng yīn]

【解释】犹言众口一词。
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,大家就一口同音说,以义气为重。”

【示例】这时又围上许多战士,一口同音说:‘谁说不是?我们永远忘不了你。’ ——杨朔《锦绣山河》上篇七

8、

笙磬同音

[shēng qìng tóng yīn]

【解释】笙:簧管乐器;磬:古代石制打击乐器。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。比喻人事协调,关系和睦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:“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”

【示例】笙磬同音,惟房与杜。 ——《旧唐书·房玄龄杜如晦传赞》

9、

鹿死不择音

[lù sǐ bù zé yīn]

【解释】指庇荫的地方。音,通“荫”。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
【出处】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又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小国之事大国也,德,则其人也;不德,则其鹿也。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。”

【示例】传称:‘鹿死不择音’,谨冒昧略上。 ——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

10、

空谷之音

[kōng gǔ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的声音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或来访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。”

【示例】得手书,如空谷之音,弟谓兄真可安心矣。 ——明·袁宏道《答陶周望》

11、

下里巴音

[xià lǐ bā yīn]

【解释】下里:乡里;巴:古国名,在今川东一带。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。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。

【示例】下里巴音的说法很少见。

12、

梵呗圆音

[fàn bài yuán yīn]

【解释】梵:清净,常用来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;呗:佛教中的赞歌。诵佛教经典,唱佛教赞歌,讲解佛教教义之音。表示举行法会。

【出处】鲁迅《社会和歌剧》:“梵呗圆音,竟将为轻歌曼舞所‘加被’,岂不出乎意表也哉。”

13、

伫候佳音

[zhù hòu jiā yīn]

【解释】伫:久立而等待。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。

【示例】请伫候佳音吧。

14、

弦外之音

[xián wài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
【出处】南朝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弦外之意,虚响之音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
【示例】自以为这一句是一唱三叹,那一句是弦外之音。 ——刘半农《奉答王敬轩先生》

15、

瘏口哓音

[tú kǒu xiāo yīn]

【解释】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
【出处】语出《诗经·豳风·鸱枭》“予口卒瘏”、“予维音哓哓”二语。

16、

跫然足音

[qióng rán zú yīn]

【解释】跫:脚步声。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,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。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
【示例】忽闻空中有人言曰:“劳君枉驾,可谓跫然足音矣。” 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相公》

17、

泮林革音

[pàn lín gé yīn]

【解释】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。

【出处】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,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。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

【示例】自上而下,速于置邮,泮林革音,无复故态。 ——唐·刘禹锡《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》

18、

一鸟入林,百鸟压音

[yī niǎo rù lín,bǎi niǎo yā yīn]

【解释】比喻威势压倒众人。

【示例】我那公爹咱家老爷子,真是心有天地宽,眼看千里远,早就替你相中了我这个一鸟入林,百鸟压音的好媳妇。 ——刘绍棠《水边人的哀乐故事》十

19、

丝竹八音

[sī zhú bā yīn]

【解释】丝竹:弦乐和管乐,泛指音乐;八音:金、石、丝、木、竹、匏、土、革等八种乐器。指音乐。

【出处】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夔传》:“夔善钟律,聪思过人,丝竹八音,靡所不能。”

20、

弦外遗音

[xián wài yí yīn]

【解释】指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。比喻文辞、语言中的言外之意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清庙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

【示例】只叹鼻端无妙斫,岂知弦外有遗音。 ——宋·陆游《雨后殊有秋意》

21、

空谷足音

[kōng gǔ zú yīn]

【解释】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或来访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也。”

【示例】幸空谷足音,得见君子,机缘难再,千载一时,故忍耻相投。 ——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七

22、

弦外有音

[xián wài yǒu yīn]

【解释】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宋·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:“然至于一绝处,亦复何耶!其中体趣,言之不尽。弦外之意,不知所从而来。”

【示例】其中一个秃头顶的人,过去是行政科长,弦外有音地说:‘老厂长,别看你把我们忘了。’ ——蒋子龙《乔厂长上任记》

23、
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

[qiān chuí dǎ luó,yī chuí dìng yīn]

【解释】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
【出处】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

24、

袅袅余音

[niǎo niǎo yú yīn]

【解释】袅袅:宛转悠扬。余音:不绝之音。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,回响在耳边。同“余音袅袅” 。

【出处】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五十一回:“诸君听小子讲书,不必就散,尚有一回袅袅余音哩。”

【示例】她已离去,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袅袅余音,不绝于耳。 ——于明之《走在羊肠小道上》

25、

丝竹之音

[sī zhú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丝竹:弦乐和管乐,泛指音乐。指音乐的声音。

【出处】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材女乐三千人,钟石丝竹之音不绝。”

【示例】月明时,有丝竹之音。 ——宋·陆游《入蜀论》

26、

干酒嗜音

[gān jiǔ shì yīn]

【解释】甘:喜好;嗜:嗜好。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。形容享乐腐化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,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。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。”

27、

囚牛好音

[qiú niú hào yīn]

【解释】囚牛:胡琴头上所刻的兽。刻在胡琴头上的兽,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。比喻冒充内行。

【出处】明·陈仁锡《潜确类书》:“龙生九子,不成龙,各有所好蒲牢好鸣,形钟纽上。囚牛好音,形琴瑟上。”

28、

一锤定音

[yī chuí dìng yīn]

【解释】制造铜锣时最后一锤决定锣的音色。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。

【出处】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他不声不响,却是一家之主;女儿中意,老伴点头,也还得听他一锤定音。”

【示例】我们等他来一锤定音。

29、

异口同音

[yì kǒu tóng yīn]

【解释】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

【出处】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
【示例】‘那自然!’三个人异口同音地说。 ——鲁迅《徘徨·长明灯》

30、

佛旨纶音

[fó zhǐ lún yīn]

【解释】佛的旨意,皇帝的诏令。指必须执行的命令。

【出处】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便是佛旨纶音,要把她送到龙宫去,作个龙女,也许是万两黄金,买不动她那不字儿。”

31、

郑卫之音

[zhèng wèi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郑卫: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。

【出处】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郑卫之音,乱世之音也。”

【示例】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,市巷之语,郑卫之音,未尝一经于耳。 ——明·刘元卿《贤奕编·家闲》

32、

绕梁之音

[rào liáng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形容歌声美妙动听。

【出处】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
【示例】绕梁之音,实萦弦所思。 ——晋·陆机《演连珠》

33、

亡国之音

[wáng guó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原指国家将亡,人民困苦,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,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。

【出处】《礼记·乐记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又:“桑间濮上之音,亡国之音也,其政散,其民流。”《史记·乐书》:“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”

【示例】卿勿为亡国之音,使人悒悒。 ——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林四娘》

34、

桑间之音

[sāng jiān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指淫靡的音乐。同“桑间濮上①”。

【出处】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

35、

乱世之音

[luàn shì xhī yīn]

【解释】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序》:“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。”

【示例】但也都因国事日非,人心危急所致,又因新旧交汇,青黄不接所致。总而言之,乱世之音而已。 ——《林语堂自传·海外萍踪》

36、

笑貌声音

[xiào mào shēng yīn]

【解释】谈笑的神态,说话的声音。原指虚伪的言语、表情。后泛指言谈、态度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?”

【示例】女辗转床第,绝而复苏者数次,迨至转危为安,笑貌声音,不殊常度,而言动举止,如出两人。 ——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

37、

一槌定音

[yī chuí dìng yīn]

【解释】借指凭一句话作出最后决定。同“一锤定音”。

【出处】朱可 若丁《深深的绿巷》:“一张张笑脸,圆的、长的、苦的、甜的,都来请示,都来要求指点迷津。真神,一槌定音,无处不响。”

38、

金口玉音

[jīn kǒu yù yīn]

【解释】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。后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

【出处】晋·夏侯湛《抵疑》:“金口玉音,漠然沉默。”

39、

弦歌之音

[xián gē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。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,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。”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及高皇帝诛项籍,举兵围鲁,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,弦歌之音不绝,岂非圣人之遗化,好礼乐之国哉?”

【示例】因魏氏丧乱,属尔硃残酷,文章咸荡,礼乐同奔,弦歌之音且绝,俎豆之容将尽。 ——《北史·儒林传》

40、

正声雅音

[zhèng shēng yǎ yīn]

【解释】纯正优雅的音乐。

【出处】唐·皮日休《通玄子栖宾亭记》:“其正声雅音,笙师之吹竽,邠人之鼓籥,不能过也。”

41、

众啄同音

[zhòng zhòu tóng yīn]

【解释】犹众口一词。所有的人都说同样的话。

【出处】《“五四”爱国运动资料·上海罢市救亡史》:“和会方开,公论犹在。青岛归我,众啄同音。”

42、

正始之音

[zhèng shǐ zhī yīn]

【解释】①指魏晋玄谈风气。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。当时以何晏、王弼为首,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,谈玄析理,放达不羁;名土风流,盛于洛下。②指纯正的乐声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卫玠传》:“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,此子复玉振于江表,微言之绪,绝而复续。不意永嘉之末,复闻正始之音。”

【示例】正始之音其若何,朱弦疏越清庙歌。一弹一唱再三叹,曲淡节稀声不多。融融曳曳召元气,听之不觉心平和。(唐·白居易《五弦弹》诗)

43、

甘酒嗜音

[gān jiǔ shì yīn]

【解释】甘:嗜好。嗜好喝酒和音乐。形容只顾酒色享乐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;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。”

44、

空谷跫音

[kōng gǔ qióng yīn]

【解释】跫:脚踏地的声音。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。比喻极难得到音信、言论。

【出处】明·宋濂《贞节堂记》:“《柏舟》之诗,不作久矣,余于妇庄,宁不若闻空谷跫音乎!”

“音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清音幽韵

[qīng yīn yōu yùn]

【解释】比喻文章造诣极深。

【出处】宋·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:“其清音幽韵,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。”

【示例】我也想写出清音幽韵的好文章来。

2、

芜音累气

[wú yīn lèi qì]

【解释】芜:比喻文辞杂乱。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。

【出处】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:“虽清辞丽曲,时发乎篇,而芜音累气,固亦多矣。”

3、

杳无音耗

[yǎo wú yīn hào]

【解释】犹言杳无音信。没有一点消息。

【出处】宋·无名氏《异闻总录》卷一:“唯妻泣曰:‘汝投于海,杳无音耗……何得在此?’”

【示例】刘母见子久出不归,杳无音耗,即在任邱县控追车夫。 ——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驴雪奇冤》

4、

芜音累句

[wú yīn lèi jù]

【解释】芜:比喻文辞杂乱。形容芜杂累赘的辞句。

【出处】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叙事》:“自兹以降,史道陵夷,作者芜音累句,云蒸泉涌。”

5、

余音袅袅

[yú yīn niǎo niǎo]

【解释】形容音乐悦耳动听,令人沉醉。

【出处】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;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”

【示例】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那些声音又回来了,像一根根弦接连绷断,铮然作响后在寂静中余音袅袅。”

6、

大音稀声

[dà yīn xī shēng]

【解释】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。
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:“大音稀声,大象无形。”

7、

杳无音信

[yǎo wú yīn xìn]

【解释】音信:消息,回信。没有一点消息。

【出处】宋·黄孝迈《咏水仙》词:“惊鸿去后,轻抛素袜,杳无音信。”

【示例】孔明一去东吴,杳无音信。 ——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

8、

五音六律

[wǔ yīn liù lǜ]

【解释】五音:指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个音阶;六律:定乐器的标准。指古代音律。后也泛指音乐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益稷》:“予欲闻六律,五声,八音,在治忽;以出纳五言,汝听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第二回:“那些五音六律、南北九宫,箫管丝弦,无一不精。”

9、

知音识曲

[zhī yīn shí qǔ]

【解释】指通晓音乐。

【出处】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一·秋胡行》:“有美一人,婉如清扬。知音识曲,善为乐方。”

10、

渺无音讯

[miǎo wú yīn xùn]

【解释】指毫无消息。

【出处】吴运铎《把一切献给党·新任务》:“太阳下了山,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,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,炮弹还是渺无音讯。”

11、

知音识趣

[zhī yīn shí qù]

【解释】犹知情识趣。懂情意,善体贴。

【出处】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:“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、知音识趣的朋友,怎没一个来瞅睬你一瞅睬?”

12、

繁音促节

[fán yīn cù jié]

【解释】繁:杂;促:急迫,急促。繁密的音调,急促的节奏。

【出处】清·沈德潜《说诗晬语》上卷:“乐府之妙,全在繁音促节,其来于于,其去徐徐。”

【示例】这支乐曲虽然大多是繁音促节,但还是婉转动人。

13、

知音谙吕

[zhī yīn ān lǚ]

【解释】吕: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,此处泛指音乐。指深通乐律。

【出处】明·桑绍良《独乐园》第三折:“一个家知音谙吕,一个家唾玉喷珠。”

14、

纶音佛语

[lún yīn fó yǔ]

【解释】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。

【出处】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二回:“凤姐悄悄道:‘放尊重着,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。’贾瑞如听纶音佛语一般,忙往后退。”

15、

杳无音尘

[yǎo wú yīn chén]

【解释】杳:不见踪影。没有一点消息。

【出处】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》卷二十七:“促召唐若水,与内臣赍诏,于江表海滨寻访,杳无音尘矣。”

16、

渺无音信

[miǎo wú yīn xìn]

【解释】渺:邈远的样子。指毫无消息

【出处】巴金《发的故事·窗下》:“你不能就这样渺无音信地丢开了我,让我孤零零地住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里。”

【示例】他三年前离家,至今渺无音信

17、

德音莫违

[dé yīn mò wéi]

【解释】德音:善言;莫违:不要违背。别人的好话不要不听。

【出处】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德音莫为,及尔同死。”

18、

杳无音讯

[yǎo wú yīn xùn]

【解释】没有一点消息。见“杳无音信”。

【出处】柯云路《三千万》:“前不久,总算熬到了国家建委来了调令,但是到了省里、局里,又几个月杳无音讯。”

19、

亢音高唱

[gāng yīn gāo chàng]

【解释】亢:喉咙。放开喉咙,高声歌唱。

【出处】汉·傅毅《舞赋》:“动朱唇,纡清扬,亢音高唱,为乐之方。”

20、

遗音余韵

[yí yīn yú yùn]

【解释】前人作品的余音和韵致。形容作品美妙。

【出处】《宣和书谱·皇象》:“则又见其遗音余韵,得之于笔墨外也。”

21、

余音缭绕

[yú yīn liáo rào]

【解释】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。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。

【出处】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
【示例】听了他的演唱会,至今还感觉余音缭绕

22、

余音绕梁

[yú yīn rào liáng]

【解释】形容歌声优美,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
【出处】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
【示例】受罪半天,能听到一段回肠荡气的唱儿,就很值得,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,确是真有那种感觉。 ——梁实秋《听戏》

23、

足音空谷

[zú yīn kōng gǔ]

【解释】比喻难得的人物或言论。

【出处】明·汤显祖《答王相如书》:“足音空谷,乃有相如。”胡熊锷《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》诗:“眼底浮云成变幻,足音空谷到沈幽。”

【示例】胡熊愕《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》诗:“眼底浮云成变幻,足音空谷到沈幽。”

24、

大音希声

[dà yīn xī shēng]

【解释】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。

【出处】《老子》: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王弼注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,不可得闻之音也。有声则有分,有分则不宫而商矣。分则不能统众,故有声者非大音也。”

25、

鸾音鹤信

[luán yīn hè xìn]

【解释】比喻仙界的音信。

【出处】唐·罗隐《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》诗:“鸾音鹤信杳难回,凤驾龙车早晚来。”

【示例】鸾音鹤信须凝睇,好把唏嘘答上苍。 ——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

26、

养音九皋

[yǎng yīn jiǔ gāo]

【解释】比喻贤才隐居修德。

【出处】语出《诗·小雅·鹤鸣》:“鹤鸣于九皋,声闻于天。”

【示例】南朝·宋·王韶之《赠潘综吴逵举孝廉》:“育翮幽林,养音九皋。”

27、

聆音察理

[líng yīn chá lǐ]

【解释】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。

【出处】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4回:“我老孙,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,翻江搅海的神通;见貌辨色,聆音察理。”

【示例】要多思多想,一窍通,百窍通,聆音察理,随机应变。 ——包蕾《猪八戒学本领》

28、

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

[yú yīn rào liáng,sān rì bù jué]

【解释】绕梁:环绕屋梁。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。形容歌声优美,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。

【出处】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,既去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”

【示例】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:“当年读书,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,有那‘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’的话,我总不懂。”

29、

咬音咂字

[yǎo yīn zā zì]

【解释】形容说话一字一板,郑重其事。

【出处】萧乾《栗子·皈依》:“‘所以你这臭丫头就没了魂似地跟了下去,对吗?’老妇人咬音咂字地说。”

30、

声音笑貌

[shēng yīn xiào mào]

【解释】指人的言谈、表情等。

【出处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。”

【示例】局中诸公,性情心术,声音笑貌,一一如绘。 ——清·平步清《霞外捃屑》卷四

31、

足音跫然

[zú yīn qióng rán]

【解释】跫:脚步声。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,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。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。

【出处】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夫逃虚空者,藜藋柱乎鼪鼬之径,踉位其空,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。”

32、

陇头音信

[lǒng tóu yīn xìn]

【解释】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。

【出处】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行路》:“叹路途千里,日日思亲。青梅如豆,难寄陇头音信。”

33、

八音遏密

[bā yīn è mì]

【解释】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【出处】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【示例】奉梓南归四载迟,八音遏密寄哀思。 ——柳亚子《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志哀》

34、

同音共律

[tóng yīn gòng lǜ]

【解释】音律相同。比喻关系密切。

【出处】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且吴与越,同音共律,上合星宿,下共一理。”

35、

哓音瘏口

[xiāo yīn tú kǒu]

【解释】犹言舌敝唇焦。形容说话之多,费尽口舌。

【出处】梁启超《本馆第一百册祝辞》:“虽然,菲封不弃,敝帚自珍,哓音瘏口,亦已三年,言念前劳,不欲泯没。”

【示例】《辛亥革命·政闻社宣言书》:“不惮哓音瘏口为国民告,务唤起一般国民政治上之热心。”

36、

言有尽而音意无穷

[yán yǒu jìn ér yīn yì wú qióng]

【解释】语言有穷尽而含意没有穷尽。指诗文等蕴含着深刻含义

【出处】清·刘熙载《艺概·词曲赋》:“故知词也者,言有尽而音意无穷也。”

37、

八音迭奏

[bā yīn dié zòu]

【解释】八音:古代对乐器的统称;迭:交互,轮流。八类乐器轮番演奏。表示器乐齐全,演奏场面盛大。

【出处】《晋书·乐志下》:“八音迭奏,雅乐并作。”

【示例】又有谓大八音匣者,与衣厢等。触其机,八音迭奏,恍如有十数人弹唱焉。 ——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中

相关文章

清平调·其三

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

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

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

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2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