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讼”结尾的成语

1、

调词架讼

[tiáo cí jià sòng]

解释】指调唆他人诉讼

出处】孙梨《白洋淀纪事·钟》:“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,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,她竟能调词架讼,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。”

2、

包揽词讼

[bāo lǎn cí sòng]

【解释】指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,从中谋利。

【出处】《红楼梦》第一○五回:“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,说的是包揽词讼,所以火上浇油。”

【示例】钱文贵在村子上包揽词讼,出出歪主意,一定是可能的。 ——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五

3、

兴词构讼

[xīng cí gòu sòng]

【解释】兴词:撰写并呈递状词;构讼:打官司。写关词打官司。

【出处】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五回:“那麒麟村的居民,最好兴词构讼。”

4、

计过自讼

[jì guò zì sòng]

【解释】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。

【出处】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吾未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。”

【示例】芬丰神玉立,负气峻厉,端居竟日无倦容。夜则计过自讼。 ——《明史·舒芬传》

“讼”在中间的成语

1、

聚讼纷然

[jù sòng fēn rán]

【解释】聚:集中;讼:争辩。言论多而杂乱,看法不一致。

【出处】梁启超《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》:“此其义后贤聚讼纷然,谓其徒尚有形之利,而不数无形之利。”

2、

政平讼理

[zhèng píng sòng lǐ]

【解释】政平:政治安定;讼理:官司得到调解。国家安定,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。形容政治清明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循吏传》:“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讼理也。”

【示例】朕闻政平讼理,则民安其业;告讦易俗,则礼义兴行。(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一百七十五)

3、

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

[gēng zhě ràng pàn,sòng zhě ràng tián]

【解释】畔:田界。耕田的人把田界所占的地面让给对方,有纠纷的给对方让田。形容礼让已成为社会风气。

【出处】清·汪琬《新修至德庙碑》:“古者政化之成也,则公卿让于朝,士庶人让于都,于鄙,耕者让畔,讼者让田。”

4、

政平讼息

[zhèng píng sòng xī]

【解释】政平:政治安定;讼息:官司得到调解。国家安定,官司很快得到正确处理。形容政治清明。

【出处】《汉书·循吏传》:“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讼理也。”

【示例】及典濠、舒二州,出入七年,又不能副陛下政平讼息、与吾共此之叹。(唐·独孤及《谢常州刺史表》)

5、

词清讼简

[cí qīng sòng jiǎn]

【解释】词讼清简。指狱讼稀少,政事清闲。

【出处】明·范受益《寻亲记·发配》:“词清讼简,陶情诗与酒。帘垂清昼,唐民得自由。”

【示例】莅任半年,治得那一府物阜民安,词清讼简。 ——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

6、

聚讼纷纭

[jù sòng fēn yún]

【解释】聚讼:众中争辩;纷纭:多而杂乱。许多人在一起对某一问题议论纷纷,不能决定哪种意见是正确的。

【出处】清·张元济《<水经注>跋》:“聚讼纷纭,几为士林一大疑案。”

【示例】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兼批评家蒲伯,算不算古典主义这一派,到现在也还聚讼纷纭,没有定论。 ——茅盾《夜读偶记》

相关文章

清平调·其三

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

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

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

尔雅者 善辨言 求经训 此莫先

上面是“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成语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ww.guziti.cn/article/18407.html